什么是对一个人最彻底的谋杀?这是《恶意》的命题,回答是除了肉体的消灭外,更是要抹杀这个人的社会性。凶手不单是自己否定受害人,还要使出全套兵法让全世界都来否定他。虚实相彰,看得见的凶器,是他拿来勒死受害人的电话线;而那些看不见的凶器,是他刻意营造出的“被害人原来曾经迫害过加害人,他的被害是有理由的”这一大众印象。
读东野圭吾,跌宕起伏,不读到最后一章,就不能理解凶手的真正动机。然而日本人写犯罪动机,往往会向我们展现出让人战栗的真实。从所有的角度来看,被害人都算得上是一个君子,甚至可以说对加害人有恩,是什么原因使得加害人恨他到如此地步,不但要杀死他还要毁灭他的名声呢?这个原因为何如此隐秘以至于为何加害人不能光明正大的宣称这一动机而要大费周章为自己生造出一个其他的犯罪动机来呢?
答案就是加害人没有动机,或者说没有一般我们所理解的那种深仇大恨的动机,仅是简单的看被害人不爽。这种答案,也许加害人自己都很难说出口吧,不过很不幸,事实就是如此,或许刚开始只是单纯的看不惯,而随着被害人社会成就的不断提升,加害人开始任由自己被嫉恨的情绪所牵引,这种恨意终于在加害人得知自己罹患重疾的那一刻达到顶峰。
这不是很荒谬吗?确实,哪有人因为别人比自己好就要毁掉他的一切的?可是真的没有这种人吗?东野圭吾所揭示的这种犯罪动机,荒谬,但却合理。再也没有比“恶意”更适合这本书的书名了。
这个日本作家,他没有任何评价或教导,他只是为我们撕开了生活的一角。
......................
唉,这种“我什么也没说,结论是你自己做出的,所以印象最深刻”的心理手法原来不光只是加害者引导警官时的专属专利吗?东野圭吾先生.....您也是高手啊。
.......
看完这本书感觉到恶意的我,又再次感觉到了商业与金钱的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