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来迟/知
在平时与读者交流中,我经常会遇到的一类人,就是童年时期家庭条件不怎么好和缺乏家庭关爱的女性,她们长大了之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永远都是既“缺钱”又“缺爱”,总觉得钱不够花,爱不够多,不能满足,对物质和精神双重“饥渴”,表现出疯狂又痴迷的状态。
俗话说“穷养男,富养女”其实一点都不为过,穷指的不单单是物质上的穷,还有心穷,精神上的穷。
童年时期缺乏家庭关爱特别是父爱的女性长大了之后,童年时期她们的父亲对她们欠缺的东西,她们会想方设法从别的男人身上寻找回来。
说她们是在找男朋友,其实是在找她父亲的影子。父亲没有给她安全感,她就会在别的男人身上寻找安全感;父亲没有给她自信,她就会在别的男人身上寻找自信……
她们四处寻找可以把父亲欠缺的东西弥补回来的人,却总也找不到,因为心里早已在童年时期落下病根,这样的情况下任何寻找都会于事无补,常常喜欢用“没人懂我”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还有一种就是总觉得“缺钱”的女性,一天满脑子、张口闭口都是“钱钱钱钱”的女性,她们认为“钱”真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我问她:你怎么就这么缺钱?几乎无一例外的回答就是:“小时候穷怕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些社会现象,你会发现真正从小到大家境殷实的女性对钱真的会保持一种“云淡风轻”的态度,她们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物质之外的东西,把专注力都转移至了内在修养和自我精神领域构建以及成长方面,因为她们比谁都理解的深刻: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于“我”之外的问题,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就有了截然不同的“金钱观”,健康的“金钱观”,就会把“金钱”的重量拎的明白。
我从来没有否定过钱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一生只为了钱,即使家财万贯,那么其一生注定还是一个“穷”字,内在的匮乏感会一直如影随形。
没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把物质和精神剥离的那么清楚,特别是一个女生,无论你是“缺钱”还是“缺爱”,你无法识别到他们,就无法自我疗愈因童年而遗留下来的缺失感,一生患得患失。
同时也很容易因钱和因爱在人生重大的抉择面前犯糊涂,一生因爱和因钱而遭受痛苦和翻车,且屡试不爽,屡败屡试又屡试屡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