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无法摆脱一种恐慌,这种恐慌总在不经意间闯进你的脑海,让你瞬间凝住心有戚戚焉,这种恐慌便是对于安稳的担忧。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惊涛骇浪,哪怕商业社会里极端的冒险分子,他们所追求的刺激也不过是希望自己的人生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把高潮永远持续下去,而不是跌落深渊,万劫不复。
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安稳,持续稳定,从来都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留存下来的文化基因,相比于大富大贵,挥金如土的荣光,相比于今天起高楼,明天楼塌了的齐天洪福。中国人更向往平安健康的轻浮。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潇洒自如,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不仅仅是孔子的理想社会场景,也是每一位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热切期盼。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儿女在侧,含饴弄孙,平安就是福,清净就是福,稳定就是福,风气之于人心,犹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方面我们骨子里有安稳的基因,另一方面内心又被每天映入眼帘的商业观念撞击的七零八碎,卷卷卷,追追追,比比比,我们每天都在奔跑,却忘了自己为什么而奔跑?
信仰的缺失,灵性的淹没,精神的荒芜,再加上战乱,自然灾害,疾病等各种不可测的风险,让整个社会陷入进了一个群体性的心理黑洞,那些期待未来的人未来能实现吗?那些期待稳定的人稳定能持续吗?这种恐慌撕裂与隐忧让人们热闹聚集,坐立不安,心不清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本方能清源,生活的源头就是心,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要脱离黑洞的引力,唯有从心出发。才能解除缠缚,洗濯污垢,显明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