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是很沉默,这些年来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很久没有触碰这么感性的神经了,最近朋友圈被《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给刷屏了,没有走进电影院,却已经知道了整个剧情。可能是热点效应,看到有关于这部电影的文章都会不自觉点开来看一看。
夜听上也有了一期节目,关于《后来的我们》,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测试:
1、还记得第一次听《后来》是什么时候吗?
☞小学时候
☞初中阶段
☞高中时代
☞大学生涯
2、再听《后来》,你是怎样的心情?
☞爱过很值得
☞一切已放下
☞依然很心酸
☞想回到过去
3、让你听《后来》的那个人 你们之间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
☞在一起时没有好好珍惜
☞分开的时候没有好好告别
☞没有任何的遗憾
我做了这个测试,选择的是“一切已放下,和分开的时候没有好好告别。”很多时候理性思维占据了大部分,偶尔感性起来,才惊觉生活的真实,切身体会到失去的疼痛,才懂得成长总是伴随着失去与痛彻心扉。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也许人因为有了遗憾,才有那么多的怀念,因为在爱中不懂珍惜,才有了失去后的难过。可能没有好好告别,才久久没能释怀。
很多的多媒体平台在写热点《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或刘若英,我都会看一下,似乎都差不多,没有很特别,唯有张德芬空间张小宽写的一篇很打动我,其中的一句话就是我写的这个标题。
只有她写的不是错过,而是写成长。她说不是不爱,也不是不够爱,是没有办法,那么全然接纳地去爱。
我们总是用自己希望的标准去要求对方的爱。见清希望小晓懂他的爱,小晓希望见清给她想要的爱,于是各自在各自以为的爱中走丢了。
《后来》那首歌所唱到的,是心灵的成长,是一个人的成熟。
“后来的我们懂得了如何去爱”,说的就是,我们拥有了更接纳地去爱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我们不再要求极为纯粹的爱情,因为我们认识到了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方,都是有很多弱点和缺陷的普通人,都会犯错,都会伤害,都会有无法自控的时候,因为理解,而增加包容接纳。
疼痛和失去,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并不是努力就可以避免,而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当我们慢慢成长:我们开始接受,关于爱情,即使尽力也无法把控结局,接受人生,本来就是有错失和遗憾。
更重要的是——接受我们都不完美,接受那时、甚至现在我们都不是“足够好的爱人”。每一次关系都会带来成长,通往更真实和成熟的自己,那就是最值得的事情。
这是周小宽写的一段,我喜欢周小宽写的关于成长,我们在爱中走失,在爱中任性,在爱中痛哭,不过是通往成长的必经之路。
“未经生之痛,何来生之醒”,这句话说得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