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作突然卡壳了,我要写什么好呢?因为不知道写啥,用元认知能力感知到自己会因为这事儿而感到难过和焦虑,甚至额头鼻子都冒汗了,因为在写这些字之前从8点多挣扎到10点多,不时站起来,不时坐着,不时躺床上……我也是服了自己了。
年初原本计划打算一周写一篇,践行后发现自己可以一天写一篇,接着践行日更127天后,发现这个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候写作感觉遇到了瓶颈一样,之前参加49天成长活动写作打卡,也有过类似的感觉,那时候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回归到根源根本,其实就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写”,不知道写啥也要写,都空想2小时了,也没想出个啥,那就动笔写吧,写着写着说不定就来灵感了,就算没来灵感好歹也写了一些,文档至少不会是空白飘过吧。
今天花了将近一小时回顾笑来老师专栏关于“希望”主题的文章,打磨一个技能挺不容易的。笑来老师拿写作作为例子:
写作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那真的很难。说它简单,那是在熟练之后——其实,任何技能熟练之后,都是实际上很简单的;说它难,很难,是在尚未熟练之前,因为要有太多子技能需要学习需要熟练:观察、思考、表达、沟通、理解他人……然后还要把这些技能全部用上,还要恰如其分地用上,巧妙地配合——你说能简单吗?
所以打磨一个技能,比如英语技能,编程技能,写作技能等都需要付出努力汗水,就好像我看大咖写的文章可能几分钟就看完了,听音频10分钟左右就听完了,但是大咖把这文章写出来就不止这10分钟左右了,比如宁向东老师的清华管理学课程,他得先写个十万字左右,然后浓缩成几千字的精华成为一篇专栏文章分享给读者们。
同理正在看我写这篇文章的你,可能眼睛几分钟一扫而过,但是我作为创作者需要构思写什么,怎么表达(情感,逻辑等),短则30分钟写完,更多的时候花费1小时以上,甚至3小时以上都是存在的,比如前天写的《为什么两次都没赶上火车》,这还是打开电脑就开写,不包括在火车上,在路上或者睡觉之前等碎片化时间的构思,也就是说因为有了每天要日更文章,所以时不时都挂念着:
今天看的这文章,今天听的这本书,今天因为经历某事产生了什么思考等,能否作为今天晚上写作的素材呢?
也就是因为写作,让我主动产生了对生活对学习的思考观察等,当然还有偶尔即使输入了也会面临不知道写什么的尴尬比如今天晚上,当然在践行的路上,这个坑暂时用“写”这个工具来埋,说不定随着我的实践,以后还会琢磨出其他对策,嘿嘿。
打磨一个技能,一开始有的人觉得难就放弃了,有的人走到一半放弃了,但终究有一些人,虽然你是少部分人走到了最后。其实在任何技能上,从来都是只有极少数人最后达到精通的境界,最后能做到技压群芳的人,逻辑上讲都必然是极少极少数。
那放弃的人和走到最后的人的差距究竟在哪儿呢?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是:
他们低估了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而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
另一个原因是:
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翻译一下就是短期期望过高。
低估任务的前提,一定是希望自己通过少数的练习就能获得巨大的进步,这根本不可能嘛,所以大部分人最终必将失望。
笑来老师说:
我们每天的练习,一定会让自己成长。但是这些进步不可能非常大,有些甚至是你无法轻易辨别的,但是你知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那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也一定在建立,肌肉的记忆也必定在增强,这些都是每日的进步。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个过程的人,才能真正扛过看似没有进步的平台期。
所以当自己做不好,那就暂时接受自己的笨拙,比如今天一开始写作卡壳2小时左右的尴尬,我只是暂时做不好而已。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做好的,毕竟持续写了127天,和之前7天写一篇的自己比,这就是进步了,所以即使面临写作写不出来的难过,依然会因为“心存希望”而继续写下去。
希望的通俗定义是“相信明天会更好”,更精确一点“所谓的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这里的重点是,明天不会自动变得更好的,明天之所以能变得更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是因为今天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
明天是否会变得更好,与今天那笨拙所带来的不适感(甚至自卑感)完全没关系,只要持续行动,一切都会改善的——尽管还有运气因素;但若是反过来看,一旦放弃了行动,那么,明天变坏直接就是确定的,100%,没有任何例外。
恩,我相信自己持续不断的写作,我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