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在一家传统国企里上班。
每天,按时上班的小方都会目睹许多迟到早退的员工。原以为他们会小心翼翼,相反个个心安理得、理直气壮。
小方越来越觉得,公司的劳动纪律不会变好了。
突然有一天,小方听说公司的总经理换人了。没过几天,小方在公司内网上看到一条消息:
通知:按总经理指示,由副总经理牵头,对公司总部所有员工的劳动纪律进行检查。检查以门禁卡刷卡记录为准,9点后为迟到,17点前为早退。凡违反纪律者,调离至新疆分公司。
小方看到后咂了咂舌,心想,后果真严重呀,明天上班得提前点,不能再踩着点去了。
次日一早,小方震惊了。9点整,以往此时空空荡荡的电梯间,竟然接踵摩肩全站满了人。上行的四部电梯也全部爆满,足足等了5趟,才好容易挤进了电梯。
一进办公室,小方更是感到新鲜。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的小方,竟然成了最后一个。同事们齐刷刷的坐着,包括平日总说自己家务事繁忙的人。
下班亦然,没人找借口提前开溜,所有人死扛到17点。电梯再度爆满,小方也碰到了几个好久没见的同事。
回到家里,小方很是感慨。这么大的国企,作风转变就在一瞬间。这种改变,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小方简单的分析了一下。
公司首先设定了一个目标:遵守劳动纪律,不得迟到早退。
其次,最大可能的明确行为,使之清晰、易行,能被所有人理解:9点前、17点后才能刷门禁卡。
然后保障这个行为实施的措施来了——建立恐惧的边界:如果违反,调离至新疆分公司。后果越严重,人越恐惧,按照要求行动的可能性就会越高。给予红利(或甜头),也是有效果的,但往往只能鼓励自愿者。对于培养整齐划一的行动,创造恐惧比给予红利更有效。
最后,如果想让员工养成长期习惯,则必须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通过足够长的时间,实现行为内化。
没过几天,小方发现很多人的上班状态又回到了以前。他原以为是总经理取消了禁令,一问才知,是有人找到了一个不用刷门禁卡的通道——公司辅楼的一个货运电梯,大家现在开始走那里了。
小方知道了,创造改变、养成行为还需要一招——查补漏洞。
在公司检查劳动纪律的日子里,小方听到了很多抱怨。有同事说,如果一个企业不是想着怎么去创造利润,而只是盯着员工的迟到早退,这个企业也不会有什么前途。又有同事说,惩罚迟到早退,这应该是针对体力劳动者,或者门店营业员之类的岗位,如果针对我们这些知识工作者,是很不尊重的行为。
小方不禁感慨,人们总是在没有制度时想方设法偷懒,在制度严苛时又抱怨连连。他也想起曾听过的马云的组织观:
三级组织,是共同规则;
二级组织,是共同利益;
一级组织,是共同信仰;
顶级组织,是至情至性。
如果进行对标,自己所在的企业里,大家目标各异,也没有股票、期权等共同利益,剩下的,只有大家所要遵守共同规则。所以,既然身处第三级组织里,面对严厉的规则,除了遵守,还有什么选择呢?跳槽吗?
如果有足够的本领,倒不妨试着去进入到第二级、第一级的组织里,你会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尊重——与之匹配的,你将要担负更大的责任,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幸运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属于一个顶级组织。在这个组织里,每个成员都互相包容、彼此信任、长久扶持。这个顶级组织就是——家。
小方想,看来,人不仅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应该认清自己组织的位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