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鲁滨逊漂流记》是因为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内容说“看书当看《鲁滨逊漂流记》”,勾起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连着好几个假期学校都要求看这本书。我觉得那不就是个历险故事吗?为什么要三番五次的看呢?说实话我挺不屑的。但是真的看下来,我怀疑自己以前有没有真正完整地看过这本书。
鲁滨逊出生在条件优越的中产家庭,但他志在四方并不想听从父亲的安排。在一次航海中遇见大风暴,所有人都遇难,只剩他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鲁滨逊靠着船上的物资以及自身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建立了一个庞大富有的“鲁氏庄园”。他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又凭勇敢和睿智得到救助并成功离岛。
在荒岛上,鲁滨逊没有悲观失望,他知道只有活下去才会有希望。没有粮食就自己种粮,没有工具就自己制造工具,像是穿越到了原始社会一样,什么都没有,什么都需要他来创造。常常是一个简单的东西都需要他花掉好多天,甚至几个月。他不怕,反正有的是时间。他不仅打猎、养羊、种葡萄种庄稼,还给自己搭帐篷,做桌椅,造铲子,编筐,做船,做陶艺,做筛子,烤面包,做衣服,做奶酪等等。他不断地摸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努力把自己的小“家”打造得温馨舒适。
想想那样一个荒凉的地方,后来竟可以人为地变得生机勃勃。如果换了另一个人,很难想像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也许早就沦为野人,苟且偷生了吧。但是鲁滨逊却竭尽所能地把他的日子过得有生有色有滋有味。
一个人也生活得很有规律。每天按时祈祷上帝并阅读《圣经》,白天外出打猎,回来或晒或烤或腌或煮以便收藏。晚上还要工作几个小时,制造工具或者装扮他的家。(人家礼拜天还休息呢。)
虽然孤岛上再见不到第二个人影,更没有人去光临他的寒舍,鲁滨逊还是不辞劳苦全力以赴地要把家里弄得尽可能的舒适。他不用做给别人看,他只要自己舒服。就连茅屋外面的树篱笆,他都要按时修剪,让它们保持相同的高度。
我一直很敬重那些讲究生活品质的人,他们总是要尽善尽美,不嫌麻烦。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对生活绝不凑合。即使条件非常艰苦,也会自己制造出一些小情调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几度搬家,她仍愿意为了自己暂时的小窝,付出时间和金钱去打造它。买窗帘和桌布,还买绢花。有一回她还专门找人重铺了地面,贴了墙纸,然后又经她的巧手布置,一切都那么温馨美好。外面看房子不咋的,进去却“别有洞天”。真是让人眷恋爱的小屋呢。
如果鲁滨逊的故事是真的,那他在孤岛上创建的“鲁氏庄园”应该会成为后人们的参观圣地吧。
热爱生活的人都乐观通达,在鲁滨逊不断地勤奋努力之下,他创造了很多令人难以想像的奇迹。他甚至洋洋自得地说自己是技术高超的面包师傅,是手艺出众的木匠,如果材料齐全,他一定会做出非常美味的汤来。不仅如此,他还是年产丰富的好农夫,是脑洞大开的陶艺师,他还真是个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啊,而且是自学成才。
就这样,鲁滨逊一边创造着美好生活,一边寻找机会离开孤岛。他从涉世未深的青年变成了年近半百的老人,却从来不曾放弃过信念。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在监狱里呆了20年,眼神依然坚毅。他们都一样,有一种希望在给他们力量。《肖申克的救赎》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艳,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们走。是的,只要心中有希望,就会像不远处的一盏灯,会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换了别人,几经生死,又漂流到一个荒岛,很可能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但是鲁滨逊从来没有,反而是心里总是充满感激。比起那些葬身大海的人来说,他活着是多么幸运的事啊。他拥有了“世外田园”,他不说自己付出多少艰辛,反说是上帝的恩赐。经历过生死的人,更懂得生命的意义,更知道珍惜现在的拥有。他总是去看生活中阳光的那一面,而不去想黑暗的另一面。所以他尽管生活得艰苦,却也生活得快乐。他觉得人们总感到不满足就是因为对拥有缺少感恩之心,而懂得感恩才会让人心变得平和,生活才会温暖有爱。
这本书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据说笛福写鲁滨逊是缘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水手遇险后在荒岛上生活了四年才脱险。笛福比上帝还狠心,把鲁滨逊扔在岛上28年之久。想起不久前看过的另一本书叫《逆境成长》,我发现鲁滨逊就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代表性的例子。他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坚韧不跋,对未来充满希望,想到就做。这使他不仅没有被挫折压垮,反而越挫越勇,在逆境中一点点地强大起来。
韩国电影《熔炉》中有一句话这样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要改变世界,而是不要被世界改变。”不想被世界改变,就要坚持做自己,并努力地战胜自己。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学校里一再要求学生看这本书,应该不只是学习鲁滨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还应该学习他热爱生活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