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强调,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激励担当作为,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阵地,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实”处发力做好基层减负“加减法”,做到为基层真减负、为实干真赋能,让基层减负“见行见效”。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减“压力”增“动力”。减负这块“硬骨头”之所以难啃,“病灶”根源在思想观念上,如不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基层减负只能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减负工作,首先要从正确政绩观出发,纠正思想认知偏差。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明白基层减负不是减担当、减责任,而是要强信心、强支撑,让基层干部担起该担之责,不做懒政、惰政的“躺平式”干部。领带干部也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仅在主动学习上领先一步,而且在思想认识和狠抓落实上也要树立榜样,树立鲜明重视基层的工作导向,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对标对表工作职责和人民群众期盼,形成强大的合力来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在务实功上下功夫,减“负担”增“实效”。基层减负,不是简单的填填“减负台账”或“一刀切”解散所有群聊、摘掉所有牌子就能完事的,而是要看有没有真正解放基层干部的“双手”、真正减轻基层的负担、真正优化基层资源配置,为基层干部挤出干事空间,让基层干部能真正将时间用在创造实业上、用在服务群众上。将减负工作落在实处,用好“加减法”,一方面合理配置基层资源,整合基层工作机构,增配基层一线干部,充实干实事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明确的权责体系,切实划分好责任边界不搞“一刀切”,防止将责任和压力进行层层转嫁,通过减轻基层承担的责任压力,让基层党员干部真正放下思想上的“包袱”,不断增加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热情。
提振党员干部精神气,减“阻力”增“长效”。为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加的是广大党员干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不让干部安于现状,满足于当前的工作。各地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出发点,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的意识,积极融入人民群众当中,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不讲“客套话”“敷衍话”,真正把自己的“架子”拉下来、把“傲气”减下去,不断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及时发现并解决好“急难愁盼”的问题,践行“人民公仆”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