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运动来减肥了!
运动的真正作用,是塑型、增肌、活动和保护身体关节、加强心肺功能、调整代谢与内分泌、增进食欲、改善睡眠……
虽然这里面有三四项都和减肥有关,但那只是附带效果……甚至还有增进食欲这个看起来“反减肥”的效果!
所以,如果用运动来减肥,就是搞错了运动的目标,还会让人对运动产生误解。
什么“一停下来就会反弹”,什么“运动容易受伤”,什么“节食就好了,不需要运动”……这些都是表象,不是本质。
1.
运动一停下来,体重和体型会反弹,是因为错把运动当做药。
运动是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习惯,就像饿了要吃,困了要睡,是让我们的身体保持运作良好的基本而又重要的活动。你会因为最近不再挨饿受冻,就不吃饭、不穿衣吗?会因为最近睡得不错,早上自然醒、精神好就停止睡觉吗?当然不会。
病好了当然可以停药,但认为“我瘦下来了所以不用运动了”,无异于认为“今天睡够了所以接下来不用睡了”。
因此,不用多说,都知道这个观念错得多离谱了吧?
反过来说,不吃饭、不睡觉、不穿衣服,同样都会导致自己生病。但治病的方法是不是吃饭、睡觉、穿衣呢?
比如,胃病是不是可以通过吃饭来治?不能,甚至胃病的时候都不适合正常吃饭。
严重的睡眠不足带来的心脑血管和肝脏、内分泌等疾病,能靠睡几觉就治疗好吗?也不行。
感冒伤风的时候多穿几件就能马上痊愈?不好意思,起码将养个几天,甚至要多盖几层大被子“捂汗”——咳咳,有一说一,这个方法其实不太科学,慎用。
所以,无论是吃饭、睡觉、穿衣,是预防的方法,是对我们健康身体的“运维”,而非“修理”或“整改”。
也就是说,它们真正的作用,是在我们健康的时候,作为良好的习惯,保持我们身体状态的稳定。
运动,也是如此。
2.
运动容易受伤,是因为肥胖人群非常容易运动过度。
脂肪不像肌肉,是无法承担运动功能的。所以,我们身体肥胖的人一旦在活动,实际上都是在“负重练习”。试想,哪怕是肌肉发达的人,背上足够沉重的沙袋再去运动,也比起他们正常运动容易受伤得多。更何况,肥胖人群一开始肌肉的含量和质量就不高呢?
因此,如果肥胖的人想要运动,就必须循序渐进,从简单容易的活动开始,把身体的肌肉调整好了,才能慢慢加量。这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想通过运动来快速减肥,其实并不现实。
就像我们经常说,“古典音乐可以陶冶情绪,可以开发右脑”,我们也从不期望任何人听一两个月古典音乐就能变成情绪大师,或者变成艺术家吧?我们也说,“坚持阅读可以提高见识,让我们得到成长”,我们也不可能只读了三四本书就指望自己能“脱胎换骨”吧?
恰巧,坚持运动所能带来的,正是对你从身到心的全面改造。如果你尝试过,就会发现,真的是“脱胎换骨”的效果。
只是与前面两种方法类似:想要得到这个效果,那么基本的持续时长,最起码也是按年来计算的。
想看实例的话,小破站上有好些Up主都经历了超过6个月的健身,然后确实产生了整容级的改变,然后大呼“健身真的厉害”——而他们本身甚至都不是健身博主,甚至本来就是个非常普通的御宅族。
3.
要想减肥,其实运动的比重确实不高,但坚决不能节食。
有句老话说得好,要有健康的身体,三分靠练,七分靠吃。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脂肪无法通过无氧运动直接消耗,就算是有氧运动,也不是完全由脂肪供能。之所以运动能够减肥,主要是因为通过提高代谢率,让你的代谢高于你的日常摄入来完成。实际上,如果只是想调整代谢率,我们确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进行运动,只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时间就可以了。
而从运动健康科学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一分靠练,三分靠睡眠,六分靠吃。
为什么是六分吃呢?
不吃,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就算你再怎么不运动,保持正常的个人日常生活也是需要充足的营养的。更别说,一旦节食,过度的饥饿和可能的营养不良,容易带来胃病为首的各种器官疾病,让你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到时就算是能瘦下来,也是那种“面黄肌瘦”,相信没有人想要这种“减肥效果”吧?
更不必说,节食会让身体认为自己处于饥荒时期,会开始不断降低人体活动的能量。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人容易没有精神,容易疲劳,而且身体还会因为“担心”自己饿死而提高将能量转化为脂肪的效率……这是我们的基因决定的,不是靠主观认知就能改变的身体本能。
当然,超过我们活动所需的饮食,自然也会存储为脂肪。所以,饮食的营养量也不宜过多。
此外,饮食除了要满足我们基本的“三大供能物质”(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量外,还有“三大微量营养素”(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及水),以及虽并非必须,但对身体有益的各类营养(如膳食纤维等)。这样种类繁多复杂的营养,要一一满足,除了定时定量,还需要我们多加注意进食多种不同类别的食物(不能偏食的原因也在这里),因此决不是随便吃吃饱腹即可,更不能不管不顾地暴饮暴食。
好吧,原来“吃”居然有那么多的讲究。对,要不然,它凭啥占六分呢?更直观的,就从时间上来说,每次进食可能花费不到半小时,但消化过程却非常漫长:饭至少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胃袋才逐渐清空;而在吸收三大供能物质的小肠则要留存3~8小时;最后在“榨取”食物最后的三大微量营养素的大肠里则要停留10小时甚至更多……
这里插播一句影响食欲的冷知识:没错,每次我们蹲坑,出来的都是昨天消化的食物,也就是营销号最爱吹嘘的“宿便”——这根本就是常态,没有什么清理不清理的!如果你不相信,想想我们最“调皮”的食物金针菇的绰号是什么?是See you tomorrow(明天见~)呀~
可见,食物几乎是24小时伴随着我们,并化为我们活动的能量、身体的组成部分、各器官的养分,间接提供体内物质运输的动力等,它的重要性占个大半,难道不是实至名归吗?
至于睡眠,是我们身体进行内部扫除、代谢调整、肌肉再生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每一天的饮食、运动等带来的有益的身体变化,都是集中在睡眠期间对身体进行的,而非清醒的时候。
而这个时长占了一天的1/3——直观地来看,一般人要睡足8小时,才算得上是睡眠充足。
一旦睡眠不佳(时长不足或质量不够),吃了白吃——甚至大量转化为脂肪,练了白练——因为休息不足,肌肉修复效率低,更加疲劳,下次训练效果打折扣。也就是说,睡眠就像是大脑与神经系统组织的,对我们身体的一次“复盘”:把好的吸收了,把坏的处理了,并且让我们变得更好。因此,睡眠所担当的角色,可谓不可或缺。
要有良好的睡眠,就必须要做到早睡早起,睡够睡足,养成习惯。听着不难,但遇到睡眠问题的人往往比发现自己不注意饮食要多得多。毕竟,什么慢性病都是隐而不发,慢慢浮出水面的。而睡不够,那是真的困得让人心烦意乱!
也就是说,睡眠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长期的健康上,它对我们心理的影响更会直接反应在我们的每日生活中。大家可以回忆一下睡不够的时候,自己是不是起床气特别重,那一天特别容易心烦、胸闷、呼吸急促、易怒,熬夜后早期甚至会觉得气温都低了几度冷得吓人?如果每一天都是这样反复,谁受得了有?
而我也相信,没有人是真的跟睡眠过不去的,实在没怎么睡的,大多是生活所迫,工作所迫。但无论如何,也请一定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同样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我们当然可以偶尔在短期内稍微牺牲睡眠去完成一些紧急的目标,但如果长期如此,那么我们的计划一定是错误的,甚至是“反人类”的!这些年来的那一桩桩可悲的猝死案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同时也丝毫没有兴趣成为当事人吧?
因此,这里也必须提醒一句,如果你真的有睡眠问题,而且长期发作,就一定要寻求医生或有关专业人士的帮助,切不可耽误。
最后是“练”。事实上,学术界认为,只要每小时中低限度活动5~10分钟,每天加起来有1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其保健作用比起持续的一小时运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不在于特别空出来那一大堆时间,而在于时时刻刻的小积累。
而且,这种运动效果,往往非常持久——也就是说,想比起饮食和睡眠,运动只需要付出1分努力,就会有极佳的效果。
这里就拿我个人的故事来说说吧。
在17年的时候,由于连续几年从事久坐的工作,使得我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天醒来都腰疼得无法起床,脖子更是血液循环不通畅,经常冰冷得吓人,这也导致我经常犯困,甚至会在重要会议上“钓鱼”乃至“秒睡”。一开始我以为是我的脊柱出了问题,结果到医院拍了X光,却说骨头上没啥情况。那么问题肯定在保护骨头的肌肉上了。
于是,我开始进行了大概三个月的健身,每周2~3次。由于我的肌肉状况已经弱得无法支撑身体进行高强度运动,所以实际上我的健身内容就只有简单的有氧活动,辅以一些不怎么花力气的针对关节周围肌肉的运动,甚至中间还有过偷懒逃课的情况。
此后,我又陷入了很长时间的运动沉寂期,特别是又经历了疫情,不敢去健身房,在家里也没有想着要锻炼,顶多偶尔躺在床上卷卷腹什么的。直到2020年下半年,疫情逐渐放松,我才重新走进健身房。不过也只是每隔一天游20~30分钟的泳,然后隔两天做一些简单的恢复训练,也是没上什么重量的普通运动。
而这段时间的运动的效果,却不仅让我至今都不再会有脖子冰凉和腰疼的状况,还让我一直能保持较好的坐姿而不感到劳累酸疼。
从我的经历不难发现,只要稍微锻炼到身体“正常工作”的水平,我们就能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至少是肌肉层面的健康。
而科学家在过去的研究中更是发现,只要进行过一次中等强度,持续45~55分钟的有氧运动,它就能产生6天左右对心血管的有效保护作用,而这个作用要到14天后才完全消退。
看到运动的这种“四两拨千斤”之力,是否有触动到你呢?是否已经跃跃欲试,想跑个一两圈了呢?不忙,先从每小时从座位上站起来,做一套“热身操”程度的运动开始吧!
当然,如果你想要高效、大幅度地改变身体的状况,比如增肌、消脂,就需要把运动的要求提高。
这时候,我们又回到了运动、作息和饮食的平衡关系上了。因为,即使是要求再高的身体锻炼计划,专家也一定会告诉你,营养和休息绝不可少。越是高强度的运动,越是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精确控制的饮食,它们之间是成正比的。就拿肌肉锻炼为例,身体除了腹肌外任何一个部位的肌肉进行充分锻炼后,起码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继续下一次锻炼。也就是针对性锻炼一天,休息72小时较为理想,正好是1比3,所以一分练,三分休息,也是有直观的科学根据的。(PS:腹肌不受此限,可以根据实际疲劳感缩短间隔时间)
所以,无论运动强度怎么提升,它始终还是只能占个“一”。当然,它也只需要占个一。
最后,无论是一、三还是六,尽管比例不同,彼此之间的影响却是环环相扣,且不可忽视的。充分的运动一定能带来良好的食欲和睡眠,而良好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补充又能保持身体的正常运作,让我们能更好地进行运动,最终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而这个1:3:6的坚持所带来的“健康”,必然与“肥胖”无缘。
所以,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减肥”了吗?
(Day506-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