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的诞生凝聚几代法律人的心血,圆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性立法。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每一位公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针对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几大核心话题,民法典均有回应,如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了“保护伞”,体现了“民有所呼,法有所应”。
2022年7月4日起,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微光计划普法团队将走进莫城社区、琴枫社区、金湖社区、聚福苑社区等8个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情景剧、游戏抢答等喜闻乐见的互动方式,让广大市民学习民法典知识,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
“七彩夏日,法护成长”法治夏令营开营授旗仪式
2022年7月4日上午,微光计划团队抵达了琴川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参与由常熟司法局、常熟琴川街道主办的法治夏令营开营仪式。在仪式上,领导们阐述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表达了对法治教育的憧憬与支持,并向苏州大学微光计划团队授普法志愿团队旗帜。
“见义勇为”普法课堂
授旗仪式结束后,微光计划团队有关见义勇为的普法课堂正式开启。主持人首先讲解了见义勇为的含义,鼓励大家帮助别人,发扬“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侠义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同时以一个见义勇为反被误会的情景剧,提出当下见义勇为所面对的困境。在情景剧中,团队成员饰演的“小雷”把被路人撞倒的“关二爷”送进医院,却被误以为是肇事者,由此引发一场信任危机。警察同志的出现化解了这一尴尬的局面,同时引出了《民法典》第183条有关见义勇为的“好人条款”。团队表演人员声情并茂,情景剧生动有趣,引来台下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为小雷见义勇为的行为拍手叫好。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青少年们进一步了解了见义勇为的意义与价值,获得了一致好评。
但是,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主持人强调,小朋友们要摒弃越壮烈越英雄、越英雄越好汉的思维方式和做法,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好人条款”鼓励和倡导的是科学、合法、适当地“见义勇为”、“见义智为”。
在之后的有奖问答环节,听讲的小朋友们表现得异常活跃,纷纷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并且全部回答正确。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小朋友们将法典知识融入生活,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