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时语文课里有一篇文章叫《合欢树》,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史铁生这个名字,只知他双腿残疾,却笔耕不辍,然则他的作品却能在文坛取得卓越的成就,这种特殊性当然免不了时常被拿来套用在写作的模板里,成为了泛泛而谈的励志素材。而今想来可谓少时不懂史铁生,懂时已是而立年。
“史铁生”的那些日子
当我读起了《史铁生的日子》,书里大部分是访谈记录,小部分是史铁生给人所写的书信,从这里我进一步走进了他,在曾经那些鲜活的访谈里感受着他话里字字珠玑的睿智,我想励志的标签怎能掩盖这位作者富有启迪的哲思呢?他曾说“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他坦然接受自身的局限,谦逊认识自身的平凡,但却从不被设限,思考的脚步从未停止,有趣的灵魂缔造了他开阔的心胸和平静的内心,他发现了他能做并一生热衷的事, 并用真实的文字抒发了内心的真诚,输出了健全的人格。
《病隙碎笔》里写到“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生病的经验是一步一步懂得满足,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话里处处彰显着他看待人生的豁达通透。
每一刻都是幸运
《史铁生的日子》这本书我买了很久,却一直未曾翻阅过。19年9月腿部关节不幸骨折,术后伤口处疼痛感强烈,在家康复的一段时期内腿部无法挪动,躺在床上身体无法自理,床成为了我唯一的活动区域,头顶天花板是我时常视线所及之处,身心的局限让我一次一次的感受到了生的无力,命的脆弱,原来身体任何一处小小的打击对于个人来说都是一场身心的煎熬。
当我翻阅着书中的每一段史铁生和他人的对话,总有时刻迸发的力量和乐观向上的希望。对他来说,身体的局限囚禁了他前行的步伐,用轮椅代替脚步的日子是牢笼下的禁锢,但是思想闪烁的光辉却永久注入在了这一个不屈的灵魂里。
每每此时,我又觉得,生活的幸运是置于当下,没有更糟的可能,因为这一刻还能享受着这四季变化的世界,感受着春去秋来的岁月,日升月落的色彩,有着自由的权力和追求喜欢事物的勇气。人间这出戏剧,起起伏伏,也许没有太多意义,那就好好体验戏中每一出剧目,还好身体没有让我承载着太多的痛苦,不用去比较命运,太多的比较只会延迟满足。
铮铮铁骨,生生不息
诚然的看待自己,承认欲望,认清困难,现实面前理想是戏剧,但在呼唤中的感动和流泪,却不会让现实那么绝望,同时也能归还于生活一片净土。《病隙碎笔》里史铁生说到,自己的名字常常被美化,因为赞美常是一种文体的承载。这是正视人性的私欲,也是认识自我的清醒,而不至于迷失在虚幻的泡影里。
他曾调侃自己的名字铁生,病了这么久,却还能一直活着,透露着他对疾病少许的无奈,又带着“春风吹又生”的顽强。我想生与死对立的中间是疾病,一边带着活着的希望,一边又饱受病魔的摧残,渴求尽早解脱生理的痛苦,但这种生死徘徊间的矛盾也让他对生命产生了深邃的思考,带给了世间启发心灵的文字。我想铁生这名字名如其人,他对理想的执着展现着铮铮铁骨的硬气,他对生命的信仰呈现了生生不息的力量,“铁生”二字便是他留在这人道世道下的一抹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