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23日,将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或许是这个星球上,最年轻的节日之一。它诞生于199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确立的每年4月23日为“世界阅读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也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的初衷很简单,其实,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并且鼓励版权保护。
然而,在如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如日中天的时代大背景下,读书似乎变成了“一件奢侈品”。大部分人的注意力,被抖音之类的短视频以及自媒体文所吸引。
而伴随着电子书风靡的时代悄无声息的来了,瞬间便毫不留情的吞噬了很大一块传统纸质书市场。而很多人的阅读习惯,也从翻阅满载墨香的纸质书,转变为了手握电子屏幕的上下划动。与此同时,这几年,关于“纸质书没落”的话题开始争议不断。
所以在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的之时,我们很适合讨论一个极具时代性的话题:身处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究竟是否还有“读纸质书”的必要?
首先我想带领大家先回顾一下,“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的由来!
追根溯源找寻答案 : 世界读书日 呼唤阅读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时隔23年后,也就是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正式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而用4.23这个日子作为世界读书日,其实背后还有一层特殊的纪念意义。
这是因为很多文学大咖都是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的。
大家耳熟能详的莎士比亚文学大师就逝世于1616年4月23,除此之外,许多杰出的作家如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都在4月23日出生或辞世。
那么这个日子除了跟文学家相关外,它的出现,背后其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说到这个传说之前,不得不提到一个神奇的国家:西班牙!说到西班牙,很多喜欢看球的人一定不会陌生。然而你或许不知道的是,西班牙其实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国家。曾有媒体报道:西班牙球队的更衣室里,几乎每个人的衣柜里,都会放着一两本书!
当年就是这个酷爱读书的西班牙,因当地的一个美丽传说引发灵感而提交的“世界读书日 ”提案,顺利通过。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加泰罗尼亚地区,那里有一位美丽的公主,这位公主特别喜欢读书,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她几乎都是手捧一本书,如痴如醉。
有一天,她来到一座深山中,正捧着一本书兴致勃勃的看着。突然间,天空中乌云密布,一只恶龙从天而降,而公主一时间陷入了危机之中,被困在深山!正在性命攸关之时,一位勇士来到深山中,这位勇士的名字叫圣乔治。
当他发现公主陷入危难之中,什么都没有想,立刻鼓起勇气,使出浑身解数,跟恶龙斗志斗勇,经过几十个回合的决斗,最后,圣乔治终于成功屠龙,救下了公主。公主很感激圣乔治的相救,就随手将她自己心爱的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了勇士圣乔治。
从此,书就成为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公主被解救的这一天,正好是4月23日,从此这一天被后人称为:圣乔治节。
之后的日子里,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女孩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支玫瑰花。
随着世界读书日的正式确立,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倡导全民读书!而那个时代,毋庸置疑,我们都在读“纸质书”。
互联网时代还有多少人在坚持读“纸质书”
阅读纸质书 可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时光荏苒,我们如今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不知道在当今这个时代,仍然固执的只看“纸质书”的人,还有多少?
纸质书它笨重,占空间,需要特定的书架安置,可你还是爱它,一如既往,此份钟意,从未改变。你爱它淡淡的墨香,爱它温柔的触感,爱它翻页时让人愉悦的悉悉索索的清脆声音,爱它合起时拂起的暖暖气流,爱它年久发黄的褪色颜容。
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或许真的越来越少了。
你是其中的一位吗?
我发现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会说:“我也想看书,也会买书,但是基本不会看。因为看短视频、公众号、有问题问度娘,也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并且更加的方便快捷,更有效率。”
很多人也许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回想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不是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每天刷抖音、看公众号,感觉自己好像学习到了大量的知识。有着海量的信息在我们脑袋里,但是生活却还是一如既往,工作也没什么变化?
这是因为,通过短视频等方式所接受到的知识,实际上,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这些信息知识确实达到了便于学习的目的,但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它并不能让你对所需了解的事物有深刻的认识,收获到的知识点,很难跟其他知识点有效串联,由于相关联的知识无法得到汇集,无法形成连线,也就很难形成你的知识体系。
而知识形成系统是需要做连线的,知识点彼此之间是有关联的,而这其中的关联就是大脑的深度的思考。
而长期的碎片化阅读,往往缺乏深度思考。
对于渴望获得成长的人来说,真正需要锻炼的其实正是这个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观点和大道理。
所以我认为:身处信息社会,各种信息的冲击向我们袭来,而能否在洪流中不忘初心,坚守本心,是社会对所有人的考验。而通过阅读纸质书,可以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更加系统全面的提高自己。
信息化社会,当你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身边更多人开始在意通过网络去打造个人的品牌。但是有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个人迷人气质,通过阅读纸质书才能滋养!
阅读纸质书 是真正可以滋养人的
现代作家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景,还有那爱过的人。深以为然。
在前些年,电子书还没有崛起,短视频也没有盛行的年代,每个人都是怀抱着沾有书香的纸质书。
作家三毛曾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我的理解是,你读过的每一本”纸质书“,终将融入你的骨血,沉入你的灵魂,一点一滴的积累之后,就变成了你有内散发的气质谈吐。那也是你最好的个人品牌!
你可以回想一下,凡是身边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人,一定都有一个爱好,读书。
现实生活中,就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许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外表,或者已经不再年轻,但是他们身上却散发着一股迷人的气质,让你特别想靠近ta,不由心生敬意。
这样的人,总能让人看到其背后闪亮发光的灵魂,不张扬,淡然自若,在他们身上,很少看到怨气,他们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而这背后也是书籍带来的力量。
或许很多人都被董卿的气质吸引,在一次采访中她提到:无论多忙,每天回到家,她都会在书房里坚持看2小时纸质书。如果没有看书 ,会像没有洗澡一样难受”。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不读纸质书?
答案是阅读是件反人性的事
回想一下,您身边也一定会有一些朋友,她们会买很多纸质书回家,但是会因为种种原因懒的翻动,导致一些书甚至连保护膜都没有拆开,就被搁置在书架上静静地躺着,不知何时被翻起?
为什么会这样呢?互联网时代,读书是一件反人性的事,读书更累!
因为这个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简直太方便了,电子信息几乎可以填充所有时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手机网民规模为9.86亿。而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
报告给出一个数据,近10亿网民最喜爱的网络娱乐应用就是打游戏、看短视频。
可是为什么大家现在放弃看书,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刷短视频等方式上呢?
樊登读书枣庄授权点许会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情。”
在这里给大家三个选择:看书、听歌、看电影三选一,你现在有充足的空闲时间,你更倾向于做哪个呢?估计很多人会选择听歌或看电影,因为这两者都比读书更轻松。
为什么读书更累?
因为人的语言和视觉能力都远远超过阅读能力,语言的产生有上百万年,而视觉识别和分析能力就更加强大了。而文字的出现,到现在才5000年,所以语言和视觉是天生的,而阅读可以说是件“逆天 反人性”的事。
世界读书日 鼓励大众主动拥抱“反人性”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经说过:需求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 。顺应这个理念,所有在大众中流行的 App 都充分的满足了人的「贪痴嗔」,是充分顺应人性的。顺应人性,是商业成功的前提。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有段话是这样说的:作为人类,我们要警惕这种无微不至的「讨好」和对我们人性的「顺应」。这种讨好和顺应,可能是长期无益的,也可能是一个陷阱。
而不愿意动脑也是人的天性,这也是抖音之类的短视频盛行的原因,它能让人瞬间转化为“不动脑模式”。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盛行,也有些人会说,我也想读书,但是纸质书带着很麻烦,电子书很方便,还有各种听书平台也同样满足了我看书的需求,所以“纸质书”觉得没有必要看了。
确实,现在随着微信读书以及各种读书平台的崛起,改变了很多人读书的方式。从读纸质书到读电子书或听书。
可是你思考一下,那样的效果会是一样的吗?
言语的产生时间至少有上百万年了,而用来看的文字,产生时间只有5000年。
几千年对上百万年,你判断,听书和看书哪个更符合“反人性”?
毫无疑问,“读纸质书”是更“反人性”的,这项能力更需要去通过刻意训练强化。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深感认同:长期正确的事情一开始都是反人性的。
那也是为什么世界教科文组织会创立“世界读书日”这个节日,鼓励大家多看书、看好书,其实这也是敦促每个人,都去做困难且正确的事情。这样整个世界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世界读书日重新唤起你的读书热情
你该怎么做?
而中国,早在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就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活动让全国公众都知道“世界读书日”。
2015年中国成人国民纸质图书阅读率为58.4%,较前一年提升了0.4%个比安分点,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比前一年上升了0.02%。
在每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香港都会举办“世界阅读日创作比赛”,除此之外,香港公共图书馆还会举办文学节、读书会等各种阅读活动,来促进全民阅读。
而澳门每年世界读书日,都会举办“澳门图书馆周”系列活动,包括逾期期刊义卖、好书交换、书刊漂流、专题讲座、展览、阅读用品手工坊以及阅读摊位游戏等等。不仅拉近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有人与知识和世界的距离,推动了整个城市文化阅读气氛。
这就是“世界读书日”这个日子,给我国人民带来的一份厚礼。
让纸质书阅读成为更多人的习惯。
所以,在今年世界读书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即将到来的时候,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克服人性的弱点,放弃唾手可得的快乐,放下即时满足的快感,重新拿起书本,学会延迟满足。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三个小建议:
1、制定读书目标,然后可以在朋友圈做出公众承诺,让所有人成为你的监督人。
2、组建或者加入一个目标达成的小社群,跟随有同样目标的朋友一起读书,彼此监督。
3、善用网络工具,可以为大家推荐一款app,达目标,发出目标后需要设置目标基金,围观的所有人都是你的监督者,目标不能达成,将会损失目标基金。这样可以倒逼自己达成目标。
在世界读书日,希望能够重新唤起你的读书热情,当你真正走上这条自我成长道路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与大众不同,但内心却更加坚定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