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拥有14亿人口,且全球每4个疾病患者中就有1个来自非洲,因而非洲也成为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大洲,民众对于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十分显著。随着非洲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各国政府对于医疗卫生的费用支出持续增长,非洲医疗卫生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大部分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支出是为了应对埃博拉、霍乱、登革、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对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医疗支出严重不足。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持续提升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及逐步扩大的非洲医药市场规模使得非洲越发成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要潜在市场。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基础发展日趋成熟,中低端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国内企业出海拓土已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在全球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占有率较高,尤其附加值较低的耗材占据着主导性地位。
2023年中国对非医疗器械出口额19.66亿美元(+3.03%),涵盖医用耗材、保健康复、影像设备、手术器械、康复器具等,价格低于非洲同类进口产品,且产品多样化能够满足非洲医疗市场需求,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向非洲延伸以及中非“八大行动”不断落实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医疗器械产业有望迎来更大机遇。
当前非洲医疗器械需求分析
非洲横跨赤道,气候炎热,蚊虫孳生,传染病多发,罕见、新发及输入性寄生虫病层出不穷,因而对很多类别的医疗器械都有着持续而广泛的需求。如一些常用诊断设备和急救器械等是大多数非洲医院急需进口的医疗器械产品,这些品类包括黑白/彩色B超、X线机、64排CT机、医用小型制氧机、产科器械、牙科椅和牙科器械、义齿产品、裂隙灯等常用眼科检查器械、康复器械、肾透析机、超声波体外碎石机、病人监护仪、插管、输液泵、输液器等。
此外,非洲医疗器械需求存在普遍性,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需求接近欧美国家,但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最需要的还是一次性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普及型产品,如一次性注射器、安全度较好的自毁式注射器、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一次性医用导管、一次性(无纺布)手术巾、手术罩衣、住院服、病床床单等普及型医疗器械。
投资非洲医疗器械产业的机遇
首先,非洲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应对基础病所需的医疗器械领域潜力较大。非洲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口增长率,预计2050年人口将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将接近40%。此外,由于非洲医疗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和国际捐助,客观导致非洲国家的医疗系统是专为应对重大传染病和健康危机而设的,但综合性的医疗体系以及应对基础病的产品和相关服务都尚未建立起来,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心血管病和其他很多慢性病的患者提供的服务较少,而这也恰恰成为非洲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潜在增长点。
其次,在非洲90%的国家都缺少医疗器械制造业,95%左右的医疗器械产品都依赖于进口,且这种局面短期内仍将持续。在中长期内,中国企业也可抓住非洲国家推动医疗器械行业本土化的机遇,积极扩大合作,获取更多的政策红利。
最后,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卫生健康领域是中非合作的重要方向,投资非洲医疗器械行业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保障。随着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民众对于现代医疗的认知和需求在不断提升,政府也更倾向于在医疗器械行业投入预算。非盟《2063年议程》中明确提出,非洲各国应加强协作,持续扩大卫生健康领域的财政支出,同时也进一步激发私营经济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活力。此外,近三届中非合作论坛的“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九项工程”等合作举措,均把卫生健康合作列为重点领域,推动医疗器械本地化生产、医疗卫生援助、医疗监管体系合作等利好医疗器械合作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