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沁蓝
孩子,经常会提出一些我们无法答应的要求。
“妈妈,我想出去玩会雪。”
“不行,天气太冷了,会感冒。”
“妈妈,我不想吃饭了,我想喝饮料。”
“不行,吃饭才有营养。”
“妈妈,我想玩会手机。”
“不行,你刚看完熊出没,眼睛需要休息,不然会近视。”
“不”是一个让人不快的词,每次我一说出这个字,就可以看到崽崽撅起的小嘴,可以挂上一个油壶了。
“不”会带来冲突、反抗、甚至是愤怒的情绪。
而它的反义词“行”、“好的”则温和得多,很容易脱口而出,不费吹灰之力带来热情、感激和愉快。
“妈妈,我想吃冰淇淋。”
“好的,妈妈马上帮你买。”
“妈妈,我不想起床,我不想上幼儿园。”
“好的,妈妈帮你请假。”
“妈妈,我累了,你背我走吧。”
“行,妈妈背你走。”
…
不是说“好的”就有问题,但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好的”来回答。
有时候,一句简单的“好的”,会让孩子失去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机会,在她该明白事理的时候、该被制止的时候、该付出教训的时候、该经受锻炼的时候,错过了,以后再想重新找回,就难了。
如果“好的”说得太多,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以后不管你说与不说,对方都认为你会同意,那下次就不会再询问你。
所以,“不”在生活中是必须学会的一个词。
“不”在很多时候是需要的,它是正直、威严、原则的体现,是一道防线,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底线。
短期来看,“不”也许带有一定的冲突,但从长期来看,确是恒久的必然选择。
这要求我们的“不”必须是纯粹的,不带有其他负面情绪,更多的是就事论事,而非针对某人,更非人身攻击。
该说“不”的时候,我们必须鲜明亮出观点,不管是育儿中对崽崽的非分要求,还是工作中同事甚至是领导的错误想法,抑或是面对自己的拖延、懒惰、侥幸等非理性心理状态,我们都必须坚决说“不”。
但在很多时候,让步的诱惑太过强烈,以至于我们经常犯错。
面对崽崽无休止的吵闹,一颗糖的让步真的太过轻松,也许只要今晚给了这颗糖,耳朵马上就能得到救赎。
面对同事和领导一致的反对意见,让步退缩显得如此容易,只需不再坚持己见即可。
面对冬天温暖的被窝,不想起床的理由显得格外充足,只需要再找个借口请假就行。
…
让步,意味着轻松、简单、和谐和舒适。
只要退一点点,马上就能让对方和自己心满意足。
过去,我就是如此,屈服过很多次。
可,每一次的让步,都为后来的灾难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崽崽越来越难满足,一颗糖已经远远达不到她的要求,因为她心里明白:反正妈妈总会让步的,即便是威胁要惩罚,也只是说说而已。
看似自己是一片好心,一再满足她提出的要求,其实这种退让的好心,是懦弱和失败的体现。
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实不乏这样的“老好人”,从来不说“不”,没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还义正言辞地为自己标榜是个多么为他人着想的好人。
其实,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是我们必须警惕和远离的人。
坚持底线思维,并非不能妥协。
就像在育儿中每一个父母都会遇到需要妥协的情况一样,每一件事我们可以竭尽全力做好,也可能必须接受现实的制约,但不管如何,都需要我们坚持底线,学会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