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的用法
由海量用户通过互联网共同编写知识库,其实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让所有人达成一致,必须进行很多妥协.文章的内容将难免变得冗长枯燥. 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共同编写知识库,就可以避免对知识点进行冗长的描述和讲解. 只要组织成员内部能达成一致,就可以使用尽可能简洁直接的语言来编写知识库. 这样形成的知识库也可以更加直接地反映出所有成员的知识水平. 灵活性,效率,简洁性都得到了极大保证.
WIKI.MD.MarkDown 的语法:
加粗(ABC),加大(#####),引用(<),列表(*,-)
代码(支持高亮显示(...
))
//多行代码
fmt.Println("Hello World")
只需要四五个标记就可以写出格式美观的论文.
关于换行:无论有多少空行, 最终只会显示一个空行.
如果只是想换行,但不想有空行,应该在回车前追加两个空格( ).
关于思想体系
软件开发,最重要的是创新,需要有自己的想法..逻辑..哲学..思想..思想体系.
一个经得起推敲的思想体系,能够即时应对各种疑难,给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程序员需要构建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程序员就是上帝.
那么程序员的思想就需要达到上帝的水准.这似乎太难了...
而且,程序员是一个团队,还需要极限编程,结对编程.这就要求团队成员的思想统一...
这个统一的思想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的内容:
- 因果律
现实世界是符合因果规律(可知)的.这是一个信念.
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我们就无法创造虚拟世界.
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宇宙整体可能就是一个疯子,而我们自己作为宇宙中的微尘也将毫无意义.
对于计算机来说,最基本的"粒子单位"就是0和1,CPU.. 显然它们是符合因果规律的.
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整个虚假世界是可知的.
我们已经能创建出逼真的虚拟世界(The Matrix?),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宇宙可知.
- (尽可能的)平等原则
一个应用必须有大量的用户,这些用户的权限大小不同,但是应该合理分配每种角色的责权利.
对于一个游戏,或者是想建立一个虚拟世界,更加需要坚持平等原则.
没有人喜欢一个不平等的(虚拟)世界.
- 树型结构
树型结构可以用于描述整个世界.程序员看一切都应该是树.
Wiki 的组织形式是树; 面向对象是树; 程序的结构是树; 语法是树;
思想是树;感情是树;工作是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