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被戏剧迷住,无论是京剧、话剧、豫剧、楚剧。那乐曲、唱腔、台词、那美轮美奂的戏台幕景,简直就是感官的饕餮大餐。记得一出戏中,给我印象深刻的细节:员外的女儿爱上秀才,那双放电的瞳孔在眼眶内飞快的转动,顾盼的目光勾走秀才的魂魄,终于拜倒在石榴裙下。赢得场上掌声骤起。我深深地被女演员的表演所折服。
在舞台上,通过一双眼睛的转动,那么细小的不易察觉的动作,仿佛特写镜头,被演员的传神表演发挥的淋漓尽致。我想这首先是得益于演员的表演天赋,其次是对角色丰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把握,然后是演技的练习,方能达到炉火纯青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才有如此吸引人心的艺术魅力。
一个名演员,很容易把你带入他的世界。我看葛优的话剧表演,一下子就被他具有磁力般的表演所吸引,无论是坐是立,是言谈还是无语,他都能把角色表现的栩栩如生,恰到好处。这并非因为他是名演员的身份,而是他浑身散发的艺术魅力丝丝入戏,是演员进入角色后的忘我投入,是痴迷于剧情之中的再创作,是艺术禀赋。我想除此之外,与其蕴藏有深厚的戏剧表演功底和渊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分不开,厚积薄发,使观众看了觉得过瘾、有趣,进而产生联想,甚至感动。
同理,文学创作也一样,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必定是具有读来爱不释手的吸引力。简单的说,就是有趣。或幽默诙谐,或自嘲,或审美享受使人感到娱乐,或把读者带入一个陌生的天地,或揭示隐秘的内心世界,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文章的表现没有戏剧直观,想让人深深地喜欢,就必须写的生动有趣。
真实也是吸引读者的魅力之一,作品的情节可以虚构,但细节一定要真实。艾芜先生在《南行记》里描写一位人力车出租行小老板,“随即他眼里射出一线狡猾的光芒,十分郑重地说‘车租一天一元哪!’擤了一下清鼻涕,粘在两根指头上的滑腻东西,就从容地擦在他坐的椅子下面。”通过擦鼻涕的细节,把对车行老板猥琐、自私、肮脏、狡猾、令人生厌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倘若直言“这个小老板真丑陋啊!”并没有多少憾人的力量,究竟这种丑在作者思想引起的具体反映到底是怎么样的?只有细心的去发现了这些细节,并表现出来,才能够引起读者不同程度的共鸣,我想大概作为演员的葛优一定也如作家一样深谙其道吧。给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空泛的谈说,而是能表达自己观点的细致的画面。
同时,情感也是一篇作品与人产生共鸣的桥梁,尤其是散文讲究感情一线穿珠。零散的素材,零碎的故事,因了你的情感这根红线,串起难以割舍的点滴记忆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反响。有位作家曾形象的比喻:“情感是折射在语句中的色彩。”没有情感的文章,必然会失去鲜活动人的色彩。
作品是靠文字来表达的,想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感情,必须磨砺自己的文笔。就像演员练表演的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非持之以恒苦练不可。尝试不同体裁的写法,如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或华丽,或平实的练习各种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得到读者的认可。
除此之外艺术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多读书,多储存艺术的、美学的知识,尤其是写诗歌、诗词,更要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各种意象的替代词,熟悉诗词中的典故,扩大和丰富文学素养。这样,用起来便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作品慢慢的丰盈起来。
扯得太远了,都是闲来偶得,故记之。
202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