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标准可以用来确切衡量临在这个练习是否成功:你内在感觉平静的程度。
绝大多数的思绪都是有意识地出现在人的感知系统当中的,当一个思想销声匿迹的时候,你会经历到心智续流中的一个间断——无念的间断,好比如一个有烟瘾的人,想拿起手中的打火机点燃一样,临在的状态就是让你感知这根香烟丢在嘴里的感觉,以及手中拿打火机的感觉,包括心智在告诉你,现在你需要通过一根香烟来解决你此时此刻的烦恼一样,会有一瞬,你可能降低了打火的速度,当你平静的程度越高,你内心当中强大的自我,你的本体会告知你放下手中的烟……
我们通过临在,通过自身地观察、行进时上下呼吸的调整、洗手时的感官觉知来更多地察觉心智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起着如何的作用,双手缠绕,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贴着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感受脉搏跳动的声音,以此来更快地达到静心和观察的状态。
如果说你强大的自律性能够让你每天固定的腾出时间临在,那么当你能够坐下来清晰准确地听到脉搏跳动的频率,那么我觉得你就可以放下生活当中大部分的烦恼。
二:小我
(在这里我会借用《修炼当下的力量》来解释什么是小我)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基于个人和文化上的制约,而塑造一个自己是谁的心理形象。我们可以称这个虚假的自我为小我,它由心智活动组成,而且只能经由不断地思考而存活。小我这个名词,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意义,但是当我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指的是经由无意识地与心智认同而产生的虚假自我。
对小我来说,当下时刻几乎不存在,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重要的——完全颠倒是非。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当心智处于小我模式时,功能完全失调,小我关心的时始终是如何让过去存活下来,因为如果没有过去,那么你是谁呢?它也不断把自己投射到未来,以确保能继续存活,并且在未来寻求某种形式的慰籍或满足。
即使小我看起来是关切当下的,但是它所关切的也不是眼前的当下,因为小我看待当下的方式完全错误——它是以过去的眼光来看的。也就是它通过过去的影子投射出了此时此刻你面对相同事情时的看法。或者,小我会将当下贬低为一个达到目标的手段,而它所谓的目标,却永远存在心智投射出的未来之中。举个例子:
女友对待男友百般好,不料前男友出轨,辱骂自己丑。后面在接触新的异性时,女士除了不信任以外,明显感觉到不自信,所以凡事小心翼翼,担心同样的事情又会到自己头上。
时刻观察你的心智,观察小我的运作方式,当下时刻蕴含着解脱的关键,但只要你认为你是你的心智,就无法找到当下时刻。
在面对相似事物,希望重新获得新的智慧,新的理解的时候,必要时你还是会用到心智思考,但你必须要比以前更专注,更有效率。特别是必须要找到一个具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或者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工作机会时,你会在思想与定静之间,心智与无念之间来回摆荡,各停留几分钟。无念时有意识但无思想,它不时发呆,而是利用更有效的方式保持宁静,这样才会有对的选择。可以理解为理性之光,因为只有这样思想才会拥有真正的力量。
如果只有思想,而不与更广大的意识范畴连结在一块,那么这样的思想会变得固执、贫瘠、病态,具备破坏性。
心智这个名词不单单只是思想,它包含了你的情绪,以及所有无意识的心理—情绪的反应模式。你越是与思考、喜恶、批判和阐释认同,也就是说当你愈没有以观察者的意识临在时,情绪能力的负荷就愈重,无论你有没有觉察到,如果你无法感受自己的情绪,或是切断了与情绪的连结,那么你最终会在纯粹肉体的层面上经历到这些情绪,他们可能会变成生理问题或征兆。
如果你很难感受到自己的情绪,那么可以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内在能量场上,从内在感受你的身体。这样也会将你和你的情绪连结在一起,去感知它。当你的情绪和思想之间出现分歧,反馈出不同的意见时,那么你的思想永远是说谎的那一方。唯独只有情绪表现出来的反应才是真实的。
感知它,接触它但并不分析,只要观察。大多的心理患者在产生情绪时,都会有一个很强的生理成分,当一个物品一个人从你心中很高的位置掉落下来时,你会感觉到心痛,随之带来的是烦躁和修复的想法,这时就是你的心智和情绪在扰乱你的行为,你的情绪是真实的,但是并不见得你的思想表现出来的种种猜测、怀疑的举动是绝对正确的,所以保持临在很重要。
要清楚所有的情绪通过内视都是可以在身体上被感受到,只要你观察到你的情绪,你就可以允许它存在,而不是被它控制。你成了观察者,观察的临在状态。如果你这样持续联系,内在所有的无意识(无意识指:你的情绪是无意识的、你的思想是无意识的)都会被带到意识之光中,习惯性地自问:
此刻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会逐渐地指引你走向正确的方向,不要分析,要向内聚精会神,感受情绪的能量。如果当时没有情绪存在,就把注意力更深地带入身体的内在能量场,那是进入本体的大门。
让我来继续讲述小我在心理上的反应。
心理形式上的恐惧其实和任何具体、真实的紧迫危险无关。它会以多种形式出现:不安、忧愁、焦虑、压力、紧张、害怕、恐惧等等。这种心理上的恐惧总是来自可能发生的事,而不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但是对于心智投射出的未来,你束手无策,因为它是一个可能发生的事情,你的心智、过去存在的记忆,你的思想总是在不断地向你透露出未来发生“这么个情况”的可能性有多大。当你认同这样的心智,认同这样的想法时,小我就已经掌控你的人生。
小我是虚幻胆小的存在,当它感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会透过心智制造虚幻的自我,然后在脑海理不断重复强大的负面能量,你会收到讯息:危险!我正遭受危险!而这个连续不断的讯息会导致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恐惧(害怕失去、害怕失败、害怕受伤害等等),最终所有的恐惧都是小我害怕死亡,因为小我总是从内在控制着自我,控制着你。
“对,没错,你必须要承认这么一个‘小我’存在于你的脑海里,你的心里,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打破对情绪对你的控制。”
下面我会举一个例子,让你更能够明白小我在日常思想、行为当中充当怎么样的角色。
在与人争辩时:很多人强迫性地需要让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就是为自己认同的心理立场辩护。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且“正常”的小事,就是小我对死亡的恐惧造成的。如果你认同一个心理立场,而你错了,那么你建立在心智之上的自我就感受到灭顶的严重威胁。所以,作为小我的你是无法承认错误的,因为承认错误就是意味着死亡。很多战争都是因此而起,无数的人际关系也因此破裂。
一旦你不再认同你的心智,无论你是对是错,一点也不会影响你的自我感。因此,“自己必须是对的”这种极端强迫性且深度无意识的需求就不存在了。你可以清楚且明确地陈述你的感受或想法,但是其中不会有攻击或防卫。因为你的自我感会来自内在一个更深、更真实的空间,而不是来自你的心智。
再举一个例子让你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小我,了解自己。
你晚上看了一部恐怖片,影片当中有非常吓人的场面,包括经常突然蹦出来的“鬼”,你会沉浸在影片的恐怖中而感到害怕,当你把目光移开到房间,你的心智会向你暗示待会门后面会不会突然跳出一个吓人鬼,身后的风声晃动了窗棂,你会想是不是有陌生人走过。这个时候是你的心智透过之前的影片收集到的讯息而怀疑当下是否会有“鬼”的出现,通过怀疑当下而折射下一秒恐怖的事情发生。
这个时候就是说明你已经承认你的心智,你的小我通过恐怖片呈现的画面给到你的心智,正如我在第一篇《临在》当中提到,小我以过去的眼光来看到此时此刻发生的一切,它并不是不关心当下,只是它的看法来自过去,处于当下的你无意识的被投入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片段,也就是‘后面是否有人走过’,而这只是小我掌控你之后,心智对于未来的猜测罢了……畏高亦是如此。
心智伴随的思想和情绪总是企图否定当下,逃离当下。换句话说,你越是与心智认同,你就越受苦,发现那个小我存在的价值,就是认识了解自己的最重要的环节,唯有这样你才能够通过临在,通过审视当下发生于你内在的一切才能够获得自由的解脱。
选择回到老屋,是我很久才会有的一次举动,过去的我只会在逢年过节才回一趟,其实也是因为城市的快节奏、工作、新生家庭、导致很多痛苦情绪的出现,才选择回到一个曾经积满希望、梦想和安宁的老房子里重新让自己停下来,找到那本陪伴十年的书籍,我又再一次临在,感知停下来的阔达。最后我选择到商业区里找到一个少人的奶茶店,完成这两篇文章。
ps:最后分享一下老家的一些图片
熟悉的环境,一个曾经让你感受到温暖和安宁的地方,一定要经常去看看,尽管街边小邻会有变化,但是回去一趟,闭上眼睛默默感受当下,你会重新到那份属于内心最真实的恬静(你的本体),就好像心理服务一样,相熟的人,温暖的声音,舒适的环境总能够让你卸下很多防备,去感受和聆听。
我是Frank江,笔名绝念,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