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新媒体,发现各种培训各种课程教你怎样写文章输出内容。各种培训机构甚至头条官方的各种指导培训群里传授的,都是教你如何迎合读者,教你怎样才会有更多粉丝,教你怎样投其所好写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
每当我思考如何为别人而活时,我总是把事情做的乱七八糟。如果我脑袋里想着怎么把工作做好,让老板满意同事满意,结果往往总是做不好。如果我脑袋里想的是怎么做的让自己更满意更有成就感,反而这事情就会做的还不错。这样的结果是有道理的,是非常符合王阳明心学理论的。
所以,我不会为迎合读者写文章,也不会在乎有多少阅读多少点赞多少粉丝。写文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向内整理自己,写作的过程就是梳理自己思想的过程,二是向外沟通,把整理的有价值的思想向外输出,就是最深层次的沟通,明明白白袒露自己,认同你的会给你鼓励和支持,不认同的会向你揭示你的盲点象限和未知象限,直白一点说人话,也就是会把你骂的狗血淋头顺便关心你的祖宗十八代。
表达观点,总要有一个立场。我现在主要在研究团队管理、组织建设,也就是上一篇所说的牧羊之道。你不可能同时站在牧羊人和羊的角度表达观点,你不可能同时让两边都满意。所以总会有人觉得你在胡说八道,想问候问候你的祖宗。
在以后的文章里,所有的牧羊人,都特指企业的leader,所谓的牧羊之道,也仅只是探讨企业管理之道,不讨论国家治理社会阶层,一是没那个水平,二是,我也只是一只小绵羊,喜羊羊啊美羊羊。
牧羊人的上层是牧场主,牧羊人放牧的那些羊并不是牧羊人自己的,是牧场主的,牧场主给牧羊人制订了很多规矩提了很多要求,你得按规矩来按要求做,不能乱来。羊养的好,牧羊人至少可以拿走一半的羊毛,另一半贡献给牧场主,感谢他建设水草丰美没有恶狼骚扰的安全的牧场给你用。但这些羊不能养死,不能养出问题。这些羊不是你的,相当于是你花钱租来的。牧羊者要研究的是,怎样养,才会让租来的羊多产羊毛,并且膘肥体壮,这两个缺哪一个都会出问题,养瘦了产不出好羊毛,牧羊人你也得不到啥好处,养太肥高血压高血脂步履阑珊,即浪费成本又不多产羊毛。总的来说,既要把羊养的不肥不瘦刚刚好,又尽可能多多产羊毛。本质上说,也就是是牧场主、牧羊人和羊之间的利益分配。
这,才是企业管理的最底层最核心的逻辑,谓之道。
至于所谓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各种企业管理理念,如果你是只羊,你以为是道;站在牧羊者的角度,其实是法,为实行和谐快乐皆大欢喜的利益分配而为施行的心法。道理等同于东方大国的千年儒家文化,对你而言是道,为人之道立世之道,其实他是牧羊者的牧羊之法。
至于企业管理各种规章各种制度各种规则,你以为是法,其实是牧羊者的术。
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工具各种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团队管理软件、资产管理软件、流程管理软件。。。,这些你以为是术,其实是牧羊者的器。
牧羊者和羊的认知永远相差一个等级,这是很有必要的,利于阶层和谐,场泰羊安。
道、法、术、器,企业管理中的轻重缓急,大多企业管理者搞不清,别说轻重缓急搞不清,有很多人连道、法、术、器是什么都搞不清。印象中有看过这样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里借用一下。
假设你现在要从厦门去北京,一个开奇瑞qq,一个开宝马,谁先到?这个是“器”的比较,也就是工具的比较,你肯定以为谁的“器”牛谁先到,答案是不一定。
因为如果开qq的是一个十几二十年驾龄的老师傅,开宝马的是一个刚学拿到驾照三天的新手,谁先到?这就是“术”的层面的比较。有器无术,毛用没有,器就是一个死物。术比器重要。
现在,老司机开宝马,新手司机开qq,谁先到?答案还是“不一定”。因为新手司机开着qq选择走高速,老司机开宝马翻身越岭走国道,他们选择的方法不同。这个时候老司机再牛的技术,也干不过好的方法,法比术重要。
那么,现在,老司机开着宝马走高速,新手司机开着qq走国道,谁先到?答案还是“不一定”。开宝马的司机一路往南走,开qq的司机一路向北走,谁先到?这就是“道”的选择,道选择不对,南辕北辙,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所以,道比法重要。
别以为你钱多能买来很好的设备很牛的软件你就能成功,也别以为你经验老到手段高人一等你就能成功,道不对,一切努力都白废。
因此,企友通不仅仅是要开发各种软件供企业使用,还要向企业提供各种道、法、术,也就是各种培训课程,从领导力到执行力,从企业文化到沟通之术,这些理念某种意义上比软件工具本身还重要,当然相关的课程要能落地和实效,否则,为了培训而培训,也没啥意义。比如这个月要开发的OKR软件,如果想当然以为软件开发出来,企业就能拿去用了,员工都会有目标了,工作就会有重点有方法了,那还是别做了白日梦了。OKR的使用必须具备一定的土壤,也就是团队具备高效沟通、相互信任的企业文化底蕴,否则一个各种充满各种小团队利益斗争的企业,是执行不了OKR的,一个格式化军事化管理的由上至下威治文化的企业,是执行不了OKR的,而这些是无法单由一个软件来实现的。欲养成大树,必先构建合适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