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模具结构设计者,从事这份工作已经有三年了。在这三年期间收获很多,可同时犯错也不少。我不知道是因为犯错而有所获,还是因为有所获而导致的一些错误。但是我真的很想弄明白,我到底能不能减少犯错的可能呢?特别是类似相同的错误。
孔子有云:“过而不改谓之过。”意思是犯了错误不去改正才叫犯错。是的,在工作中每次犯错,我都会乖乖地在考核单签上大名,然后认认真真地、屁颠屁颠地去更改。难道这不算是犯错了吗?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左丘明在他的 《左传·宣公二年》也说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错,不管我们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犯错了能够改正吸取教训说明我们在提升,在进步。但是如果是相同的、相类似的错误呢?每次经过同一条河流,每次都会掉进去,这样子真的能够善莫大焉吗?
看着我那满脸沧桑的2016年度错误清单,在两位圣贤的面前,我找不到半点安慰。因为老是在同一条河流里摔倒,老是被同同一条河流的水呛到,我心里难受,我对自己很不甘心。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经常想着:我为什么老犯类似的错误呢?难道我的行为模式(工作方法,工作习惯)错了吗?那我怎么去改变我的行为模式呢?
绿色说明是细节原因而造成的错误,红色说明是因为对某些知识点的不熟悉不了解而造成的错误。而有蓝色特别标注的说明是重大问题(考核比较多)
2016年考核单有26张,其中因为细节原因的有21张,而在21中有10张是由于自己以孤立思维解决问题而带来考核的;因为自己没掌握某些知识点的原因有5张。
一年的26张考核单中,总共考核850RMB
不分析不知道,一分析吓一跳。考核钱的问题就不说了,毕竟花钱如果能买到教训买到成长那也还OK。可是在那么多的细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考核,我是不是该怀疑怀疑下我的人生态度呢?我对待工作的态度呢?在高原的《聪明的人都是清单控》一书中提到:当我们以一种割裂的态度孤立的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等于制造更大的问题。什么意思呢?就拿我的错误清单上的一个重大事故来说吧。
考核理由:活动凸模的回程氮气弹簧的安装凸台缺失,导致现场无法安装弹簧。
出现问题原因:catia版的图纸上是有弹簧安装凸台的,可是却是离空的独立个体,导致转换为UG版图纸时,凸台丢失。
是什么导致catia版的图纸离空呢?难道没有做过剖视图检查吗?原来图纸第一版的时候,是没有离空问题出现的,可是在按内审纪要改图(纪要要求把回程弹簧上抬20mm)时,却只是单单的把回程弹簧抬高,并没有把与它相串联影响的所有东西都检查改正。因此导致了这个严重的错误。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模式,当我们老是犯同样的错误时,我想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错了。
《聪明的人都是清单控》这本书中提到的孤立思维是我们老犯同样错误的根本原因。那什么是孤立思维呢?孤立思维的行为表现有那些呢?
作者高原对“为什么会犯同样错误”的分析认让我如梦初醒般,认知自己在思维层面上的错误,让我认识自己老犯同样错误的罪魁祸首。但是有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工具呢?我以泪洗面的方式看下去,寻找作者提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途径。
作者在书中提到与孤立思维相对立的就是串联思维。意思就是在我们解决问题前应该把与问题相关联的所有东西串联成一个整体系统,然后站在更高的和整体的视角去解决问题。那怎么很好的利用这个思维呢?
实现问题联系的工具就是清单~运用清单式的思考,借助清单的分析工具,把所有的问题串联起来,挖掘他们的联系,解决它们。举个例子:问题把回程弹簧抬高20mm。清单:1,回程弹簧安装凸台跟着抬高20mm。
2,检查回程弹簧安装凸台与模做的关系。
3,回程弹簧过度块跟着抬高20mm。
4,检查过度块安装凸台与凸轮的关系。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清单,或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麻烦,很浪费时间,但我想当我们慢慢的练习,反复的练习,这种行为模式,会在我们的大脑形成一种思维思考方式。慢慢的,我们能够很快的把清单列出来,甚至解决有些简单的问题,根本不用列出来,会在我们大脑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张清晰的清单。
因此,我为什么会犯相同的错误,会在同一块石头上拌倒多次?其实都是我思维出现了问题。当我以孤立的思维解决问题时,往往会遗留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好好的利用清单式串联思维吧,这样能够高效的,准确的解决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经济中大大小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