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对多声部音乐比较感兴趣,我一直非常疑惑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是否也存在着多声部音乐,如若存在,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是怎样的?又有何特点?与西方多声部音乐有何异同?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研究了樊祖荫老师的《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和——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思维特征与中西多声部结构差异原因之探究》一文,收获颇丰。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中存在着多声部音乐,并且大量存在,无论是劳动号子、山歌,还是戏曲或民间器乐都大量存在着多声部音乐。其次,作者指出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从思维方式上说与整个传统音乐是一致的,其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旋律的表现作用,二是在音乐构成与发展上充分运用变奏的手法。我翻阅了部分曲谱,发现的确是这样,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进行主要以横向线性进行为主,主旋律非常突出,当出现其它声部时,多为同一旋律变化相叠的形态。作者从织体与和声两个大方面来论述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特征,具体如下图所示。
关于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织体形态,作者主要依据旋律与变体声部出现的相隔时间将其归纳为五种类型,分别为接应型织体、支声型织体、主调型织体、复调型织体以及锣鼓乐的综合型织体,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织体类型是非常丰富的,同时根据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织体形态,如锣鼓乐的综合型织体。我读了作者对织体形态这一部分的研究,最大的感受就是所有织体形态的变化与发展始终围绕变奏这一手法展开,即使是在对比式复调中,对比声部多数也具有派生性质,且音乐材料常由主旋律变化而来,对主旋律的依附性较强,与西方多声部音乐有着较大的差异。
关于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和声形态,其和声形态同样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作者指出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和声形态其和声音程以五声式自然音程为主,我认为这种特点与中国传统音乐以五声调式为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我也认为这是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听觉效果较为平面的原因。
文中作者用“和而不同与不同而和”的概念对中西方多声部音乐进行了比较。所谓“和而不同”指的是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不过多重视立体性而是注重流动的旋律线条,意在表现出淡雅的意境,在和谐统一的大前提之下作出细微变化发展的审美观。“不同而和”指的是西方多声部音乐在各个声部对比性较为强烈的情况下将音乐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而“不同而和”的审美观。两种音乐观念截然不同却自有些许联系,它们都以追求和谐作为最终目标,并用不同的创作思维造就了中西不同的多声部音乐文化,丰富了世界多声部音乐的宝库。
中国传统音乐中其实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多声部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来自于劳动人民,有的来自于专业作者,研究传统音乐的多声部音乐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的思维方式,也可以更好的将传统音乐与世界音乐接轨,更好的将我们的传统音乐推广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