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卫国人,历来被认为是兵家四圣之一。
东周乱世,你方唱罢我登场,短短几百年间,涌现出多少人和事,而吴起之所以能在春秋战国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不仅仅因为他展露出来的政治和军事天才,更由于《史记》上面的记载,使他千百年来,成为了一个争议人物。
杀妻?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记载,给这位天才军事家的个人形象蒙上了一层灰色呢?《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如下:
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於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齐国要攻打鲁国,鲁国想以吴起为将来对抗齐国,这本来是吴起建立功业的大好机会,临了却在一件事情上卡壳了,原来是吴起娶了齐国女子为妻,那么鲁国自然而然就会生起疑惑,吴起会不会在攻打齐国时遇到来自于老婆的阻力?又或者压根儿就不会全力攻齐呢?
有这样的疑心也是人之常情,吴起表示很能理解,所以渴望扬名的他,转身回家就杀了妻子以明志,坚决与齐国划清了界限。
虽然《史记》上这几句话在整个《吴起列传》里占据的篇幅,几乎可忽略不计,但是它带来的震撼效果却是无法想象的,原因还在于事情本身太过惊悚,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妻子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而吴起仅仅为了要证明自己能胜任鲁国的将领,便杀了无辜的妻子以成就自己事业的野心,是个正常人就不会这么干。
于是,针对这个离奇记载,渐渐有了质疑的声音,这些质疑者认为司马迁这段记载是错误的,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事情的真相应该是吴起休妻而不是杀妻。
休妻?
那么,吴起休妻的观点有没有根据呢?当然,也是有出处的,那便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里面对这件事是这样记载的——吴起让妻子织布,但是妻子织出来的布的宽度不够,比规定的数目要窄,吴起是个一丝一毫都不能错了规矩的人,便让妻子去改正,妻子答应了。然而,等到布织完,吴起不放心又重新查了一下,果然还是不够宽,这下吴起怒了,质问其妻,妻子说当初的经线就这么长,现在已经改不了了。因为这件事,吴起便休了妻子(吴子出之)。
也许是妻子开始没把吴起的话当回事,也许是吴起治家较严,以致于妻子起初不敢说明真相,但最终妻子被休掉这个结果,说明吴起是个严谨、守规矩、甚至有点刻板的人。妻子被休以后不甘心,便求助于兄长,兄长一口回绝了她,并告诉他吴起是制定法令的人,他想要在万乘之国建功立业,就必须首先从自己的妻子开始执行法令,然后才能推广开来,不用再去恳求了。
从这段历史来看,吴起和他妻子的故事又变成了休妻版,且《韩非子》相对《史记》成书时间较早,这么说来,吴起杀妻的真相似乎可以解开了,然而,真是如此吗?
疑云
让我们顺着休妻版的故事再看下去,妻子求兄长说情不成,仍不死心,又托自己的弟弟去请求吴子,其弟在卫国也是个人物,被卫国国君所重用,然而这都没有用,吴起全部回绝,并从此离开卫国去了楚国(吴子不听,遂去卫而入荆)。
读到这里,疑点来了。
我们都知道,吴起是先去了鲁国,后来听说魏文侯贤德,便去了魏国,做了西河守。继而被魏武侯所猜忌疑心,才去往楚国做了令尹。而《韩非子》里却记载吴起直接从祖国卫国去了楚国。此其一。
其二,吴起杀妻版本故事是在鲁国发生的,那时已经离开卫国了,并且老婆是一个齐国女子。而休妻版故事的发生地显然在离开卫国之前,再加上其弟是卫国的重臣,那休妻版的妻子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卫国女子。
其三,质疑者们说吴起后来在魏国连公主都不屑于娶,证明其不是一个为了功名而贪图势利、没有底线的人,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里面认为:从公叔痤对待商鞅的情形看,不像是会陷害贤良的人,而《吕氏·观表》《执一》《魏策》都说进谗言者是王错,有一次魏武侯对魏国的河山之险峻自我陶醉,王错在一旁阿谀附和,被吴起斥责丢了脸面,魏武侯当场夸奖了吴起,自此王错便开始嫉恨吴起,吴起奔楚的原因是出于王错谗言,而非《史记》记载的那样(《史记》吴起奔楚之由,盖误。)
猜想
从上面这三处疑点来看,吴起休妻而非杀妻的观点,也不是那么站得住脚。
那么到底是杀妻还是休妻呢?我们可以细细分析一下吴起的性格——
他曾经家累千金,游仕不成,导致家业破败。同乡们嘲笑他,他便杀死诽谤者三十几人;
他母亲去世,因为曾经许下过“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誓言,他没有回家奔丧,以致于老师和他断绝师生之情;
他的士兵身患脓疮,他亲口为他们吸去毒脓,此举听起来确实很感人,但是感动完之后细想一下,是不是异于人之常情?士兵的母亲或许一语中的,以前吴起替士兵的父亲也是这么干的,结果士兵父亲在战场上为吴起死不旋踵,如今又为其子如此这般,都不知道士兵将来会死在哪里。不是说否定他的这种行为,而是从这件事里觉得吴起的性格里有极端的一面。
种种分析可以看出,吴起是个执着且目的性很强的人,性格中又带着点极端色彩,关于杀妻求将这件事,在排除了一切可能性之外,剩下的再不可能或许也只能面对了。
本号文章,皆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