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记录的是《李笑来✖️脱不花:其实你不需要意志力》对我的启发,第一部分——如何退出一个坏习惯。原视频链接附在了下方,点击原文可看到。我从头到尾看(听)了两遍。
没想到李笑来有近 40 年的烟龄,抽过近 40 万根烟,再没想到的是他已经戒了,更没想到的是,他戒烟的过程是无痛的,甚至家里烟灰缸、烟和打火机仍然摆在那边他都不抽,仿佛是别人放那儿的。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二手烟的厌恶,对公共场所禁烟区域的二手烟尤其深恶痛绝,为此还与别人起过几次冲突(甚至昨天参会期间还发生了一次)。今天我不讲二手烟危害,也不批那些在公共禁烟场所的二手烟贩子,甚至还有些理解和同情,今天只讲启发。
40 年烟龄,如何退出
我们一辈子有很多的挣扎,主要就是跟自己的坏习惯做斗争,很少能自己说了算,但这一次好像可以。戒烟经历中李笑来最大的感受,也是我看完后,感同身受的一点。
很多烟民都戒过烟,多数还不止一次。李笑来认为,吸烟之所以难戒,核心在于它不是单一个坏习惯,而是和很多行为缠绕在一起的,通过重复、自动化,然后进入了潜意识。你走在路上,手上可能就会习惯性拿上烟,等车等红绿灯的时候也会点上烟。公共卫生间,你一定也遇到过,蹲那里也要点根烟的人。戒烟靠清醒意识、毅力很难解决,因为潜意识早就替你做出了决定。
李笑来给的方法是,劫持自己的潜意识。不是由着大脑的性子,而是你自己来主宰。他基于自己对心理学、脑科学,更主要是自己的实践和周围人的时间,给出了这个框架。
Self talk
一句话就是,要自己对自己说,而不是别人说,Self talk。
具体来说是这样。
先自我陈述,告诉自己我是谁
我们大脑会知行合一。就像我们和 AI 对话,要给它定义是什么角色,按照那个角色的行为去做事。
陈述的第一步,你可以对自己说,“我从来不抽烟”。这些对烟民来说,当然是赤裸裸的自我欺骗,但谎言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重点是,一定要用自己的声音对自己说,一定要说出声,让声音从口腔里传出来,传入自己的大脑。大脑有个熟悉优先的特点,只要是熟悉的就会优先处理。这个特点在进化上有解释。(我补充一下,相当于命中了缓存,就可以极高效地提取信息。从节能角度说,大脑肯定有类似的高速缓存机制)。
第二步,就是要重复,反复对自己说。早上醒来对自己说,我从来不抽烟,要说出声,然后该干嘛就干嘛。一天很多次,想起来就说。
第三步,大脑天然是知行合一,反复给自己说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对应的事。比如说,我给自己灌输是个正直的人,那遇到事,比如饭局二手烟,我就直接说了。
给个理由,哪怕没有理由
给个理由,随便给个理由都比没有强。大脑天生就爱去寻找理由,大脑只要听到“因为”(because)这种词就会当成因果,而不是真判断前后的因果。“我从来不抽烟,因为烟很臭”,具体什么理由都可以,但必须是你对自己说。
人类真的喜欢用“因为,所以”。有一次我给万维钢的书做审阅,就遇到了前后没有严格因果关系的表述,给编辑提建议后改了。即便万维钢那样严谨的人都避免不了,何况我们这样毛糙的人,更加痴迷“因为,所以”。
最后上个情绪标签
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打上标签,让大脑快速做出决策。具体就是,“我从来不抽烟,因为烟很臭,闻到味道我就不开心。”
一套组合拳下来 5-10 秒的脚本,潜意识再忙话也来不及了,因为时间已经花完。
更进一步,你可以把对话脚本录下来,在不便自己大声说话的场合里,戴上耳机自己听。还可以用自己的第二语言说咒语,既是自己的声音(这很重要),又不是那么熟悉的语言,更容易把能量消耗,让潜意识没有时间反应。
这方法听起来像什么?就是跟自己大脑玩心眼。忽然之间,你自己说了算了。以前太多无奈,被各种控制的一生,这会不同了。
巩固阶段,靠思考而不是控制
李笑来的方法是,用本子记录那些不抽烟以后变好的地方。更多真实的理由,给自己真正的正向反馈。比如,出门啥也不用带了(除了手机),轻松了很多,也不用给人分烟了,钱节约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