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学生学生的独白
——大学生到底怎么了
(一)大学载体之道
大学是我们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黄金时期。那么大学作为载体的规划就是我们最关键的规划。而一个大学能给我们的载体规划一定具备两大平台:一个是大学成就我们的平台;一个是成长给予我们的平台。到底我们大学生怎么了?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自我认知能力,表现在自己应该做什么?做什么事是正确的。就像和三岁的小孩子说:"撒谎到底对不对?"
二.缺乏自我规划。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规划?规划有以下三个含义:
(1).规划可以预知,预测,预见未来,为未来做更好的预备。
(2).规划会让我们学会计划,筹划,策划。
(3).规划代表着未来,趋势,方向,方展。
三.缺乏竟争意识的危机感,表现在:
(1).目光短浅:只顾当下,不思考社会择业,就业问题。
(2).不了解人才市场的规模和需求:等到真正毕业才思考,自然迷茫。
四.对自己没有过高的要求:
(1)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迟到;上课早退或旷课。抄作业或考试作弊。
(2)自以为是,眼高手低:认为自己了不起,还年轻。不愿意做一些小事情,要做就做大事。
五.思想道德素素低下:
(1)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感受,不去考虑他人及周围人的感受。
(2)平时言谈举止表现粗俗,不恰当。
(3)不能平等的尊重他人,带着有形的眼睛看人。
六.与何人交友的认识出现偏差:
(1)不以爱学习的人学习交友,认为大学里爱学习的人都是傻子。
(2)与一些不好的学生为伍,一起吃喝玩乐。这才是正道。
七: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人云亦云。别人问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以上七点都并非大学培养之道,但是却有很多大学生如此堕落。
(二)生存和发展之道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各行各业大都有一个特点:你好用我用你,你不好用我直接换人。甚至你好用用到发现你不如别人之时,我照样不管你为企业做了多么大的付出和努力,我照样换掉你。那么你怎么样才能不被换掉呢?你必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当别人有的你有,别人没有的你还有,别人懂的你懂,别人不懂的你还懂,别人得到的你获得多,别人具备的你同样具备,别人不具备的你还具备。我相信你一定能生存和发展得很好。那个生存的基础是你需要拥有高情商,你通过管理自己的情绪,与人相处,顾虑别人的感受,别人会走近你。你要想生存得更轻松些,你需要拥有高智商,就需要通过知识到能力到生产力再到领导力的转换。你要想发展得好一些,就需要拥有领导商和逆商。只有这样,你才能生存和发展得好。
(三)个人经历与成长
我上大学以来。我发现自己学习到了很多和成长了很多。从沉默寡言到侃侃而谈,从内向到外向,从不自信到自信。这些都是大学让我成长的。从只在学校里面的好好学习的学生到出校进行社会实践。这个跨度给我带来了非常大思想的改变。让我知道了从知识到能力转换的重要性。一次次不断的尝试给我带来很多感受。从黄河生态旅游区的兼职保安到中西餐厅的服务员再到黄河路百货大楼的临时工,在到蓝海国际大饭店的传菜员。从家教到辅导班的老师再到专升本的学生代理再到成为教育公司的合伙人。从做app的推销人员到兼职中介在到做直销行业。一次次带给新的体验和感受。
命运,所谓命缘于原生父母,运在于与谁同行。做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非常重要。在人生的路上。总有人会说你,你天生如此,注定无法改变,你想要的生活,是天方夜谭。但是我的生活我要自己做主。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