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从冬天走向春天,我的心情没有平静过,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热闹年变成了“宅家”年,我倒是想利用宅家的时间,看看书,发发呆,听听音乐,观观剧,只是事与愿违啊,我一度情绪很不好,几近抑郁。
几个时间段
一、大年夜与大年初一
小年夜,准备好了春节祝福图片,让小编设置好时间,大年夜钟声敲响的时候发布。大年夜时,接到要求,最好再加入些内容,以示抗击疫情的决心。于是,再与小编联系,再选图,再修改。大年夜的喜庆祥和因为这个疫情、因为这项工作,消失殆尽。
大年初一,接到领导通知,向全市盟员发出向武汉黄冈地区的捐资捐物倡议书,同时准备年初二的微信内容。
二、年初二开始的连续7日
年初二开始,约稿、写稿、改稿、发稿,每日两篇,我简直觉得暗无天日,这日子没法过了,虽说不是每一篇都是自己写,但要保证每天的发布量及一系列协调事宜,更有疫情之下,相关人沟通造成的不畅、不快,一度我想把手机关了,啥事都不做。我情绪糟糕,还骂骂咧咧。儿子说:这还是我老妈吗?看来真的是受了委屈了。没事没事,想做就做,不想做别做。哈哈,感觉儿子调侃的语言很管用呢!剖析内心:忙忙碌碌一年,或者可以说是两年,最后的评价让人大跌眼镜,对那个环境产生很深的失望,但遇到事情了,有又要求你必须多想多做,对这种行事方式,我鄙夷不屑,有了这样的两相比较,心里就越发生气、愤恨。怎样?分析得够彻底吧?不,还不彻底,我要批评我自己,对人性缺乏理解,而且对他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所有就会失望。
我应该做到的是: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做优分内事,这些由自己的本心决定。在这之外,有些人可以离远些,有些事可以看淡些,还可以说“NO”!
三、原定工作日开始后
走过假期痛苦期,春天就来了。
看着我家的茶花或踮起脚尖,探头伸出窗外;或倚墙而立,娇羞可爱,豁然开朗。万物运行,自有它的节律,人的生存与成长,也自有规律。再说了,成为现在的自己,处于现在的环境,没人拿枪指着你,逼着你,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开工四周,第一、二周每天办公室上班一天,其余家里办公,我记得周六周日都在干活。第三周依然是一天去办公室,其余在家办公,周六周日是休息日,我记住了。第四周单位上班两日,其余照旧。保持每日一篇微信的发布。
宣传要有度
讲了这么多,以我的事实陈述与情绪发泄为主,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冷静观之:
要不要宣传记录抗疫故事?需要!
要不要宣传积极捐款捐物资事迹?需要!
要不要一天发几篇?有时似乎也需要!
关键是:哪些需要宣传,哪些值得宣传,还是要有所选择的!抗疫期间的很多微信,也充斥着各种矫情与噱头,这就不可取了。另外,这件事情不容易做,不是指物作诗就能立就的,不要认为三分钟就能搞定。
囫囵吞枣了几本书
放假前,我购买了樊登读书的一个课程,初衷是加入一个学习社群,30天读完10本书,听五节音频课,每日输出300—500字的文字内容,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关键是那些书大多都是自己平常不太会去买来读的。从2月10日开始至今,接触了(我不说读了,因为有些没读完,有些章节是浏览)7本书,每次的文字输出要求用清单体写成,对于这种体例,我不熟悉,以前也没接触过,摸索了一下,依然没有学会。每日的输出,其实就是在完成任务。不过在这样的过程中,我最起码在阅读,虽然不一定马上就能消化吸收,变成营养,粗壮我的骨骼,但书中的传达的成长型思维、底层逻辑、微习惯的累积作用等,还是给了我触动与思考,日后,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细读;有用的工具与方法,可以践行。
另外:
柳枝吐绿,梅花盛开,茶花将开未开及盛开,菜花一簇簇,还有“草色遥看近却无”。。。。。。无边胜景,都目有所视。
每天听着鸟鸣醒来,昨日还听到了雨声,外面不再是那么静谧了,汽车多起来了。
吹面不寒杨柳风,风吹到脸上,暖暖的。
以上,都是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