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梓本
1.
公元773年,柳宗元出生在京城长安一个官宦世家。幼时,母亲谆谆教诲促使柳宗元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弋进而流连忘返。
柳宗元在父母脚下嬉笑着长大,极尽孩童的天真活泼,像一只不被拘束的鸟儿活得潇洒自在。
九岁时,唐朝遭遇建中之乱。那时,他虽年少,却亦文采斐然,泼墨成文。战乱之时,平平安安便是最大的奢求。柳宗元一家为了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职的夏口。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本一心读书的他发现世界有着另一番不堪的模样。
父亲调官江西,他也随着一同宦游,在山水间行走,看到了世界之广阔,在乡间漫步,看到了最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饥苦贫苦的百姓顶着日头在乡间拾捡一粒粟米,富贵人家却抛洒腐烂了的大鱼大肉。
百姓的穷苦生活使柳宗元眼底氤氲着泪花,似是要掉下泪来。这个敏感却柔弱的少年心里第一次受到了现实的冲击。当世之道,要想为民祈福祉,便只有为官一条路,只有拥有权力,才能掌握百姓的人生。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蜿蜒,柳宗元亦下定决心不回首。
凭借着不菲的名气以及一身的文采。柳宗元21岁时便中了进士,春风得意的他名声大振。他曾壮志凌云的一朝看遍长安花,亦曾风风光光地赴过琼林宴。人生此时便是一马平川任他行,他的世界鸟语花香,显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纵然名利加身,他始终未曾忘记那灼热日光下渴求食物黝黑且面布沧夷的老人,也未曾忘记初心为何?
壮志满怀的柳宗元想在朝堂之上施展才华,和一帮子志存高远的年轻人奋力于革新的路线,此时的唐王朝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只能守成不能革新,如同柳宗元这般渴望革新的年轻人注定不被当朝权势所用。
只是,柳宗元已经燃烧起火焰的内心,又怎能在灯影重重时被轻易扑灭。夜里,书房长夜不熄,挑灯夜读史书,结合当朝实际将想法氤氲在胸前,将良策挥毫于纸上。奈何昏庸的统治者当权,再好的想法实践时,都只会付之一诸。
“永贞革新”以失败告终。柳宗元最终也没能逃过贬嫡的命运,就此被贬到偏远的永州并且被斥未有昭令,永远不能归京。
一腔热血却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努力并没能改变现状。虚设的司马之位只是被人监视的鳌头,手中并没有实权。
2.
原本意气风发的柳宗元鬓间白发丛生。当看到年过古稀的老母亲步履蹒跚的登上摇摇晃晃的马车,当看到身体虚弱的妻子由于舟车劳顿更加泛黄的脸蛋,那种由心底发出的痛楚使柳宗元愈加力不从心,失意的柳宗元只能心头的苦闷寄情于永州的山山水水。
山水无情,人有情,当脚步在山间丈量,那种年少时跟随父亲走遍大川的记忆从脑海里破冰而出。柳宗元将自己居住在龙兴寺西厢里开了个旁门,由于寺庙地势较高,可以一览广阔山野,胸襟里的苦闷亦得以舒展,生活再怎么艰苦,人依旧得坚强。
柳宗元将自己的足迹留遍永州山水。 一泓清泉,一座小丘往往能给予他汩汩而生的灵感之泉。众多的山水游记氤氲在纸笔间,他仿佛找到了另一种让自己舒缓豪云壮志的自留地,人生往往就是这样,给你开了一扇窗后势必要关一扇门。永州的山水虽美,但水土贫瘠,他的母亲终因生活贫苦,病难就医而阖然长逝。
生活中的变故再次将柳宗元的人生按上了一个暂停键。柳宗元无数次从睡梦中惊醒,午夜梦回都是母亲将他抱在膝上认字的画面,他不得不痛苦的质疑自己:如果他守成而不力求革新,母亲会不会不会死,而是在京城中体面的生活。
每想一次,心头的痛便更加剧烈一分,怀疑的种子难以抑制的在心头埋下。他依旧会跋山涉水看夕阳西下,但愤慨的心让他停笔,不再挥舞笔墨的他眉头紧蹙,不复往日快乐模样。
3.
那一日,与往常没有太大的不同。翠竹丛生,一番好风景,柳宗元诧异的看着:乡间的汉子毫不畏惧毒蛇的危险而徒手捉蛇,他按讷不住心头的疑惑,上前询问,“看其花纹,这蛇毒性极强,为何你这般无畏无惧。”
捕蛇的汉子将手边的毒蛇小心翼翼的放进提前编制好的笼子里,一脸正色的说道,“因为,蛇是我们的命,我们不捕蛇便会因为严苛的赋税饿死。”
捕蛇汉子三代以捕蛇为业,爷爷和父亲都是因为蛇毒而亡,但这条路他依然走得义无反顾因为别无选择。
柳宗元痛心地看着因为捕获一条毒蛇而洋溢着灿烂笑容的汉子,心中的那个梦提醒着他:你的想法没有错,错得是导致苛政猛于虎的统治者。
饱满的墨汁重新挥洒,但其间的深意却不同往常。百姓的疾苦凝结成墨汁在他笔下绽放,柳宗元压抑已久的苦闷悲怆最终随着不朽的字句喷薄而出,以往尘封的良策书卷从此又见天日。他的笔下写遍了百姓的沧桑,《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亦陪伴着他度过了永州十年的日日夜夜。
4.
十年知冷暖,每每夜时辗转反侧,他总会起身泡一杯清茗,看着茶叶在杯中几番沉浮,茶叶进而释放自身的清香,清茗似人生。而他只待蛰伏,十年之梦终将重见天日,民生疾苦也会随风而逝。
被贬永州十年的柳宗元,于公元815年元月返回京城。
京城中春花烂漫,柳宗元原本荒芜的内心亦重生绿茵,只待归京便能大鹏展翅,劝谏良策,将那些穷苦的百姓纳入自己的翅膀之下,为他们遮风避雨,不再因严苛的赋税枉顾生命。雄心壮志在内心膨胀,他仿佛看见未来的人生旭日朝阳在挥手。
只是,那个时代为官者便是统治者手中的一枚棋子,十年的时光虚掷没能惹来重用,统治者却是将手中的棋子扔掷到更加偏远荒芜的地区。
柳宗元本以为归京是起复的征兆,但随之而来的的无尽漂泊却将他重新拾起的理想抱负打得七零八落。唯叹命运多舛,郁郁不得志。
当一次又一次的欢喜被风雨抨击,曾经的壮志凌云亦被生活无情的磨砺而渐渐消散。前往柳州再也不似归京之时的欢喜雀跃,时光给予这个曾经眉目清朗少年的不仅仅是心中的郁闷难平,一道道刻于眉间的深深的印迹彰显了岁月的无情和摧残。
那双不似老者般混沌的眼睛,在看到柳州百姓蛮夷般的生存之道时,却重新熠熠生辉。
或许,为官者爬得越高,手中所掌得权利却大,便越能左右百姓的生死,所以他义无反顾的前行,改革,只为越能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实现于朝堂之上。
5.
现实教会了他成长,着眼于眼前。他轻轻掸尽身上舟车劳顿的尘土,同时也是掸尽对朝堂的所有想望与期盼,开始自己独身一人为民造福的新旅程。
地处蛮夷之境的柳州沿袭一种残酷的风俗,“贫困人家如果欠债,便须以身相抵,终身为奴。”柳宗元突破重重阶级的障碍发布政令,“革其乡法”,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在为债主服役期间,都可以按劳动时间折算工钱。使得那些沦为奴婢者,仍可出钱赎回。初来乍到的柳宗元为了从根本上破除封建的思想便积极筹款兴办学堂,将柳州的民众从愚钝中解脱出来。
他的行为是柳州最温柔的风,吹走了柳州的阴郁浓雾,同时用自身光芒温暖着柳州的角落,用光亮鼓舞人心。众人皆说是他将柳州救赎,殊不知柳州亦救赎了柳宗元。
日子尽管清贫,心却是欢愉,他带领民众开垦荒地,种菜种树。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仙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纵使荆棘满地,也能让生活绽放娇艳的花朵。
月似故乡明,却不思故乡,因为柳州已经成为了他第二个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