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场打工人一枚,常常苦于工作如鸡肋般乏味又没时间做喜欢的事而想要辞职,其实矛盾点不在于鸡肋般的工作占用了太多自由时间,而是惰性。缺乏合理时间和精力规划,缺乏足够的热爱和坚持,即便不上班换回了大把时间,可能也会被浪费掉。该缺的还是缺,未必能做好上班时没空做的事,过上围城中人渴望的围城外生活,一旦身处的环境和条件变了,想法和兴趣可能也会随之而变。所以, 单纯辞职解决不了问题,还得继续混职场。
为了让工作显得不那么鸡肋,我调整了自己的目标,不再执着于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不寄希望能在工作中获得多大成就和认可,而是不断修炼自己的短板,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这个新的目标指引下,我发现对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是抱怨和逃避,而是感恩和期待,把工作当做一种修行或刻意练习的游戏:
开无聊会议的时候刻意练习自己的专注力;
当迫不及待想要打断别人表达自己想法时,刻意忍住练习耐心聆听的能力;
当看到各种复杂不合理的现象时,刻意练习观察和分析能力,挖掘底层根源;
当有机会当众表达自己时,刻意练习逻辑思维和说服能力;
当被老板挑战时,刻意练习自己的情绪掌控力和随机应变力;
离家远通勤时间太长,那就利用路上开车时间来听书听音乐,获得精神满足感……
不再做职场里无奈的工具人,而是把职场变成自己的工具用,从被动到主动,从悲观到乐观,从新视角看工作让我颇感惊喜,重新拥有了正能量,也希望更多职场人能脱离苦海,实现自我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