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道德经》第十七章赏析
――――牧童对本章的认知
对本章的解读,牧童认为应以“道”在由人所组成的社会中的位置或说不同的人对“道”的认知层面不同这两方面入手。
大家们解读道偏重于爱国治民这没错,也应是主流解读基础。他们的依据是“有余力,则学文”,甚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时又有多少读书人?文字是给上层社会准备的。但他们忽略了一点,穷人仍是社会的主体。即使在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试问又有几人每天保持阅读?所有的经典是流传下来的,流传途经一是细读品悟一是坊间八卦口传。《三国》《水浒》就是例证。但大家们在解读《道德经》时忽略了老子本义――――所有的物质存在都是有运行轨迹的而这轨迹就是道。既可明道以成全自己,亦可明道以道制人或制于人。应此才有道经和德经的区分。道经诠释道的存在生成形态及与特珠物质(人)的关系。德经以老子对道的认知所产生的明道悟道用道的一修正致用方法体系,甚至囊括后来的一切思想体系及学术流派。说这些的目的只是想说牧童认为本章主要说明道的存在形态及人们对道的不同认识层面,而非统治者对民众的施政方略。
太上,牧童认为是最原始的“道”存在的形态。如水的容、柔、卑、刚。如草本的一岁一枯荣,如树的年轮递增,如四季的更替,如牲畜与兽的区别,甚至如人与生而至的“欲”。太上就是指这些现实、普遍、原始的物质运行状态。
不知有之,通行本中均为不知有之,但帛书版中为下知有之,在王弼解读及苏辙注解及河上公阅记中均为下知有之。那么通行解释为“不知有之”明显是不对的。那么“下知有之”该何解?牧童以为原始对现在、最高对底层,应理解为大众民众是知道“太上”的存在的。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里的其次,牧童认为其中的一部分,其指知道道存在的民众。查“次”意( 1.次序;2.次序在第二的;3.质量差;品质差;4.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或氢原子的;5.用于反复出现或可能反复出现的事情;6.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7.中间;8.姓。 )后,牧童认为次序解释为应。相应的用白话文解释为其中的一部分,它有层次性,有誉有畏有侮。有赞美的亲近研究的,有害怕的,有因无知而诋毁的。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是补充上句,有不十分理解相信道的,也有压根不信道的。是呵,又有多少人用心潜研这种规律(轨迹)呢。
悠兮,其贵言。民众们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少了些思索少了些探究,自然对道没太多理解也说不出什么条条道道。这里的其指代“悠兮”一族。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里有两解。一是我功成事遂是我努力所得是应得到的。二是我了解了道的规律所以我功成事遂了。牧童偏重于后者,这与“其次,亲而誉之”是相对应的。这一句也点明亲近道赞美道(悟道以修心正性近道以致用)的直接结果就是功成事遂。
牧童认为本章释明道在民众心中的不同位置以及明道悟道近道对民众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