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对共生”的夫妻有哪些心理特征

一、彼此缺乏健康的心理界限。

两人的情绪感染力很强,一方不笑,另一方就情绪不好,觉得另一半在生自己的气。在一起出入的场合,若妻子聚精会神时丈夫打瞌睡,或妻子在人前讲错话,对方都会觉得是奇耻大辱,痛恨配偶丢了自己的面子。

二、潜意识中,双方都要求对方与自己完全一样。要求对方与自己有一样的感受、意见与想法,一样的价值观与做事方式。两人的差异会使彼此觉得难以忍受,令他们的“自我感”与“共生感”受到威胁。两人一起看电影或听演讲,若丈夫不喜欢妻子所喜欢的部分(反之亦然),就会因此发生强烈的争执,甚至觉得对方是故意反对自己、伤害自己。

三、双方都没有安全感。愈是缺乏自信的人,愈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在甜蜜的“共生期”,双方都沉浸在美梦之中,为了要得到对方的爱,自己也愿意先付出爱。倘若得不到,就会以种种方式处罚、威胁配偶挑起配偶的罪恶感。

四、双方心理上皆有强烈的黑白二分法。由于各自尚未完成整合“好客体“和“坏客体”的心理任务,而进入“客体恒定”的阶段,因而很容易将配偶或其他较亲近的人过度理想化,一旦失望,会过分丑化对方,认为对方心怀恶意。

五、在“二分法“的心理状态之下,“敌对共生“的夫妻很容易把自己人格中所不能接受的“坏客体“部分,投射到对方身上。结果,他们常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无法忍受的缺点。例如,在成长过程中因为某些事没做好,而又遭到批评、羞辱等惨痛经验的人,可能因此埋下“惧怕自己无能”的心理情结。有惧怕无能心结的人,即使配偶很能干,只要有一点的无能,都特别敏感。例如见到配偶打破碗,或切菜割了手,会因此大发雷霆。因为,配偶的无能让他想起自己人格中最不能面对的部分。

反之,人格愈成熟,愈能接纳、面对自己人格阴影的人,就愈能对自己的缺点负责,故能继续成长、改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