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季度书单的(第一辑)中先提到了▲整理篇 和 ▲ 鸡血篇,现在来继续 ▲鸡血篇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听这个的名字感觉又是一部洗脑书。但是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就把这本书当成了一部工具书,因此在书中作者本人也提到
如果你认为某些内容你已经掌握,或者某些内容对你来说并不适用,你可以跳过某一章节。
作为一部工具书,有一些工作方法值得各位上班族或者管理者借鉴。给我留下比较深印象的是以下几点:
- 学会赞美
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以含蓄为美。而且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应该接受惩罚”。因此人们也很容易把这些观念带到工作中。往往也就忽视了去赞美别人,更忽视了赞美的力量。
而赞美要注意的是:1)要真心 。 2)要注意方法。例如你可以在赞美后指出一个别人仍做得不足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让别人更有工作的动力,同时还能有所进步。
如果你不相信真心赞美别人的力量,不妨试试从你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二天起,每天赞美一个人,坚持一周就会有很显著的效果。
- 在评判工作进度或者工作效果时,尽量将评判标准量化
例如你在询问别人的工作进度时,你不需要问“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还需要做些什么?” 而可以问“如果完成是10,你现在进展到几了?” “如果满分是10,你给自己现在的表现打几分?”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应该是,“如果你现在是7分,你要怎么样才能达到10分?”
这样的评判不仅可以提高谈话效率,而且也更能精准地解决问题。
- 多引导别人向前看,不要老问“为什么?”, 要问“怎么做?”
不知道大家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公司刚进了一个大学毕业的职场新人,对一切都很陌生,在TA犯错之后,你如果老是问他“你为什么要做错?”是没有答案的。因为TA还不知道什么是对的。
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能够恰当解决,不仅可以锻炼你自己的领导力,也对别人的能力有了提升。这时候如果可以引导TA说,“你这样做是不正确的,那么你是否可以想一下怎么做是对的?”,如果TA稍加思考就能有正确方法固然很好,如果不行,这个不断思考的过程就是你们之间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一个磨合。久而久之,TA会成为你非常得力的助手。
整体推荐值:★★★★☆
推荐购买:纸质版本(当成工具书,经常翻阅,会时常受到启发)
** 《异类》**
鸡血篇我要郑重推荐的就是这本《异类》。这本书可以说颠覆了我对成功学的理解。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说,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认真,能够克服挫折,总有一天能成功。因此我们长大后往往把成功看成是通过主观努力就能达成的一件事。主观努力当然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殊不知我们还忽略了一些客观的条件。
例如:
- 马太效应
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是《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作者在这里引用这段话,是想要用来概括加拿大曲棍球选手的出生日期。作者在经过大量的调查后发现,加拿大几乎最优秀的曲棍球选手均出生在每年的1月到3月。同时几乎大部分成功的IT行业领袖都出生于1955年左右,如微软公司的两位创始人、苹果的创始人Steve Jobs等。而这些都被作者称为马太效应。
要解释以上的两个现象也很容易,因为加拿大的曲棍球选手选拔注册日期为每年的1月1日,因此1月到3月出生的孩子在注册中从年龄,身体等各方面都更有优势,也就更容易入选青少年队,而11,12月出生的孩子也就不得不等到来年的1月再参加选拔,第二年的他们可能从少年选拔的角度来看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因此那些年龄刚好够参加青少年选拔,同时出生月份又在1月到3月的孩子,就比落选的孩子更有机会接受更好的训练,得到顶级教练的指导,有最优质的训练场所。而他们参加选拔时,除了出生年月,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接受一段时间不同的训练之后,差距便会越发明显。
因此作者也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成功靠的是“优势积累”(accumulative advantage),即你如果能在最初获得不同于常人的优势,之后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优势青睐于你。而这一观点可能颠覆了国人对待成功的看法。
- 一万小时定律
这个定律可能大家也并不陌生。之前有很多文章提到过:如果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大师,都无法逃脱一万小时定律,即你在这一专业上必须要付出一万小时的练习才能成为专家。
作者指出,Beatles在成名前曾有超过一万小时的演出经验。比尔盖茨在创办微软之前曾编程超过一万小时。即便是被成为神童的莫扎特也无法逃脱一万小时的定律。
如果我们按每天8小时,一年365天不间断的练习来计算,也至少需要3年半的时间,才能精通一项基恩给你。这样的坚持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你可能不会有一天8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获取某项新的技能,也不可能一年365天不间断,因此如果想精通某个新的技能,你需要比这长得多的时间。
这又颠覆了我们对于成功的认知,成功不仅在于努力,更多的在于坚持。
- 他们的成功并非白手起家,而是他们成长世界惠赠的礼物。
你可能只看到比尔盖茨能创办微软,但可能不知道他能在许多顶尖私立大学的高才生都无法接触到计算机的年代就能学习用计算机编程。这是他富裕的父母为他提供的环境。
这里我们又回到开篇说的颠覆问题,之前我们被灌输的观念是,成功靠的是主观的努力,但我们却忽视了客观环境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笔者一朋友换了新工作,有一天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老板是91年的,芝加哥大学毕业。听到这里,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90后创业者的励志故事,但她后来又告诉我说,他妈就是公司所在集团的董事长,他的公司是集团旗下一做软件的公司,集团为他的软件提供所有的销售渠道。
我朋友她的老板读名校,创业成功,并不代表他比我的朋友更聪明或更努力。而是因为他从小因为家境殷实,可以去国外读名校,回国后创业家长也可以提供很多帮助,如这本书的作者所说,这些都是他们“成长世界惠赠的礼物”。
但各位也请不要因为这样就停止了努力,至少我们今天的努力,或许能在今后为我们下一代的成长世界馈赠我们今天不曾得到的礼物。
- 在低权利距离指数的国家里,权利会让拥有它的人感到尴尬,并且这些人始终都试图低调行事。
作者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提到了造成飞机失事的民族理论-- 即在上个世纪某个时期,大韩航空的飞机失事率居高不下,而且在经过大量调查之后也无法找到原因。他们的飞行员,机长都受到的是最严格的训练,飞行时的操作也都没有出现错误。然后在经过研究飞机失事前黑匣子录下的飞行员之间的对话时,才找到飞机失事的原因。
如大家所知,韩国是一个上下级制度森严的国家,下级上级,晚辈对长辈,学弟学妹对前辈等在语言上都要使用敬语,在行为上都必须对上级俯首听命。而导致大韩航空飞机失事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正因为当机长做出判断失误,或疲劳驾驶等情况使,辈分较低的副机长不敢像上级或前辈指正错误,或在指正错误使往往采用非常委婉的方式,这最终导致错过了纠正错误的最佳时间,付出的代价却是全飞机人的生命。
以前我也不太敢向上级指正错误,但自从读到这里之后,才发现,可能我现在从事的工作,若有失误还不至于危及到别人的生命,但如果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以后如果有这样的工作机会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自此以后,我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别人在工作上有至关重要的错误,一定要第一时间指出。如果是重视自身发展的人,一定不会责怪你的直接,反而会感谢你的真诚。
整体推荐值:★★★★★
推荐购买:纸质版本(这本书十分十分十分建议去读。会重塑你的成功观,同时会改变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方式。更何况这是诸多大神级的任务都曾经推荐过的书)
2
▲ 理财篇
** 《穷爸爸,富爸爸》**
第一季度的书单中,理财类的书只有一本《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貌似2000年左右就已经出版了,而且刚出版时也如同《谁动了你的奶酪》这样的书一样,刮起了一阵旋风。这本书刚出的时候我应该刚小学毕业,上初中的样子(额。。。好像暴露了年龄),那时候每天课业重,也没有多余的钱可以理财,因此也就没注意这类书籍。
而且这本书的名字也像一部洗脑神书,故而长大以后虽然它依然畅销,也仍没有触及。有幸接触这本书是因为一朋友突然有一天在微信群里面强烈安利这本书,并突然从一个对理财没概念的人180度转变成了一个理财宝宝。带着对这样转变的好奇,我在kindle里面下载,并用几天时间看完了。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
这本书真是句!句!打!脸!
我不停问自己,为什么不在20出头的时候就好好看看这本书。好了,废话说了这么多,该谈谈它对我理财观的建立,和对了过去金钱观的颠覆。
- 房子不是投资,房子是负债,如果你最大的投资是房产,那你就很危险了。
我相信这是目前大家都面临的一个状况。首先我要声明一点,作者在这里的观点并非让你不买房,而是说不能只有房产,没有投资,也不能仅仅将房子作为你唯一的投资。
- 穷人和中产阶级一直在为钱而工作。
作者在这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我共鸣颇深。
你以为涨了工资或者跳槽到薪水更高的公司,你的财务状况就会有所好转,其实不然。
因为你随着你的收入增加,你的欲望也会增多,以前你拿3000块一个月的时候,你可能买的是国产的化妆品,背的是几百块的包,当你工资加倍的时候,你可能就想用进口的化妆品,背几千块的包,当你工资再加倍的时候,你想要定期出国度假。
因此,只求涨工资是无法解决根本的问题。你应该在这一期间,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并在之后用这项新技能帮助你挣更多的钱。
例如,仍是一名好友,在和我一起做英语编辑时,她考了雅思,并且取得了高分。因此在两年后,我仍然在做编辑,工资涨了不到一倍,而她已经用雅思挣到了四倍于从前的月薪。同时,她喜欢拍照,现在拍照每月还能给她带来更多额外的收入。
开始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永远都不会晚。
- 你必须明白资产和负债的区别,并且购买资产。
这里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房子不是资产,而是负债(当你的房子是贷款购买时)。因此你如果想利用钱来挣更多的钱(对房子是刚需的情况除外),就要购买资产,而不是负债。
- 聪明人总是雇佣比他更聪明的人。
很多人老是抱怨,“我的老板能力明明不如我,他凭什么让我来为他挣钱。”可这就是他比你聪明的地方,因为他利用你的才能来为他挣钱。如果你觉得不公平,不妨思考一下,如果用被老板利用的才能来为自己挣钱。
- 对成年人而言,把支出保持在低水平,减少借贷并勤劳地工作会帮你打下一个稳固的资产基础。
入不敷出可能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之后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个通病。以我自己为例,我从毕业后到现在,虽然一直在挣钱,但是没有一点存款,甚至还有很多信用卡的欠款,因为我习惯了外出就餐,习惯了喝星巴克,习惯了打车,习惯了购物。然后以上的很多“习惯”其实都是不必要的开支。“开源节流”如果仅开源,不节流也是不行的,如果既不开源,也不节流,是很可怕的。
- 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在于富人最后才买奢侈品,他们用资产挣来的钱买奢侈品,而穷人负债来买奢侈品。
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作者提到,他和他老婆当年非常想要一辆奔驰车,即使他们有足够的钱,他们也选择先用这些钱来投资,然后用投资挣到的钱来购买这部dream car.
而纵观如今,有不少人不惜刷信用卡来购入不是必需品的商品,这样的只能永远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这个“坑”应该也永远填不满。
- 陷入专业特长的陷阱后,虽然工资增长了。但选择机会变少了。
这很符合现在人们推崇的“多面手”。例如坊间流行的一钟文体:不会XXX的XXX就不是好的XXX,这三个XXX是三种不同的技能集于一身,这也是最容易被抛弃的一类人。把他放在任何领域都可能会发光发热。
- 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有不良的消费习惯。
其实我自己就有很多不良的消费习惯。如过度消费,提前消费,只消费不理财等等。但我觉得及早意识到这一问题总比永远都意识不到更强。“摈弃不良消费习惯,学会让钱替你工作”永远也不会晚。
《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非常值得大家抽空看看,如果你正年轻,它能帮你树立良好的消费观,理财观和金钱观。如果你已并非年少,它也能给你敲响警钟,让你及时“回头是岸”
整体推荐值:★★★★★
推荐购买:纸质版本(你如果在我的推荐下看了这本书,请留言告诉我你是否被“颠覆”
3
本篇因为篇幅原因,只推荐了三本书,但其中有两本属于超级干货,应该可以是我2016年第一季度读到的三本好书的头两本。
下一辑会写剩下的▲经济学篇 ▲鸡汤篇 。原本想把▲鸡汤篇 和 ▲虚构类 都结合在一起说,但后来发现我看的虚构类的小说也多多稍稍有抚慰心灵的作用,因此也就放在鸡汤里面一并“端”给大家了。
4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首先要感谢你的耐心。其次如果你产生了共鸣,很高兴能在留言处听到你的声音。
如上文有错误,还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