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兴办学农小农场
学校墙后有一块2亩多大的地,这块地是1968年建校的时候.给村子里专门给学校划拨的一块地.被称为学农基地".我们开始上学的那会儿,老师就带领我们课余时间在这块田地里面种麦,拔草.施肥.1993年.我分配到学校时.这块田地里面还种着小麦,长势十分诱人,第二年夏季的时候还收割了八袋小麦,卖了以后买回来各种学习用品和体育器材,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了.
94年麦子收了以后,我提议把这2亩地改为班级小农场,由几个班的学生分别规划、种植.管理,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教育,开展劳动竞赛.冯老师同意了,把学校院里的空地按块划分,分给两个班级,搞学农小基地",墙外的二亩地命名为“学校学农菜园”",由学校统一规划.各体师生共同参与,开展农业知识教育和农生产劳动教育.每周星期三.五两天下午组织学生开展锄草、松土.施肥等实践劳动,每周四中午开设一次劳动课,结合“学农菜园”"和"“学农小基地”"传授基本农业种植知识教育.形成了学校特色课程.从小树立学生们的劳动意识,锻炼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我带着我们二四年级22名学生,把我班的学农小基地"精心打理.从秋季开学初,我们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精心谋划,经过多次讨论.决定把校院内的学农小基地"规划为果园,栽植苹果树.中间套种各种时令蔬菜,把学校院内围墙根下规划成为花椒树带,计划在学农的同时,搞经济创收。那年秋季.我从村委会要来了100多株花椒树苗.30多棵苹果树苗.利用下午活动时间、带领学生挖坑、浇水,施底肥,忙碌了半个月,终于栽好了花椒树和苹果树.栽树的时候,我向孩子们讲授这些果树的生长习性和管护知识,叮嘱孩子们注意劳动安全.鼓励孩子们在作文.周记本上记录劳动的场景和收获.孩子们帖干劲很高,积极参与,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从家里带来工具,学会了很多知识.
快入冬的时候.地还没上冻,我从村里农户家里剪来了很多月季枝条和冬青枝条,告诉孩子.我们利用这些枝条繁育成新的花苗.开春以后,移植到花园里面、可以把我们的校园变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孩子们半信半疑许多孩子疑惑地问:“老师,枝条可以长根吗?""会不会被冻死了?”"我说:“一定"能长出根,而且还会长成一棵大树!只要我们按科学知识去做.一定会创造出奇迹和美”.我带着孩子在校院"学农小基地"栽好的苹果树中间、挖了一个1米多宽.3米多长的苗床平整好苗床.上足底肥,浇透水,指导孩子们把剪来的月脖枝条和冬事青枝条顶端用油漆密封、整齐地插进苗床里面,履盖上宽大的塑料苗床纸.第二年四月的时候、揭开苗床纸,一片葱郁.70多枝月季全部成活了.大部分月季顶端都带着一两棵小花苞.孩子们兴奋地跳着.第一次知道了月季繁殖的过程.小心翼翼地移栽在花园里.我给孩子们说.移栽的时候.不要伤了小小的稚嫩的根.栽好以后.每株根前要履盖一块地膜.保壤保墒,成活率很高.孩子们眨着星星般的眼睛,牢之地记在心里.
从这一年开始,这个山村小学校的花坛里面,四季鲜花盛开,花坛周围一簇之冬青常年翠绿欲滴,成了美和花的源地,也成了孩子们审美,享受美.写作展现美的园地.
为了使“学农小基地”"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从冬季开始,把厕所承包了,带着孩子拉来了土,每周淘干净厕所里面的粪便,用土盖起来沃肥,每次我都亲自去做.把厕所打扫地干干净净.第二年开春挖开花椒树和苹果树根部.给每棵树下均匀地施上一层沃好的厕所肥,整个夏季.这些花椒树和苹果树长势喜人,一有时间、我带着孩子们给它们喷药除虫、修剪侧枝,给他们讲授管护知识.两年以后.这些花椒树都结了果.苹果树也长高了.暑假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摘下花椒、晾干收集.卖了后给班上买回了扫帚,笤帚、垃圾桶等卫生工具、各种挂图和孩子们的学习用品,给班上购置了火炉,冬天的时候.孩子们的教室里暖暖的,不再冻手冻脚、
直到我2002年再次调回樊罗初小时,那些苹果树上果实累累,花椒树已经长得与房檐一样高了,这些苹果采摘下来,课间时我们发给孩子,他们吃着香甜的苹果脸上的笑容十分迷人..
墙外的"学农菜园"更是一片葱郁.有棘椒.茄子、黄瓜豆角.土豆、玉米,各种各样的蔬菜.我带着孩子们采回来.留一小部分老师灶上吃,大部分分给孩子们,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很多时候,附近的村民也过来摘几颗吃。
这个学农小基地"和"学农菜园"的开展.在众多人不理能的情况下开展了多年,但是却给这些乡村孩子教会了很多知识.使他们从小手有泥土芬芳,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很多孩子长大以后成了勤劳致富的典范.他们的收获与小时候的实践密不可分,乡村孩子的这种特色教育成就了多少山村孩子,使他们一生受益无穷,这一点勿庸置疑。
从教三十年来,我一直不忘教给孩子们农业种植知识,在百家庄初小和凤口完全小学任教期间,我在有限的校园里面都要开辟出一小块地、引导孩子们进行种菜种花、讲授农业知识,实践农业技能,同时、鼓励、引导他们从小学会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垃圾分类等必要的劳动教育.使他们养成勤劳的优良品质.做到育人和求知的相互统一,享受劳动的甘甜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