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有的地方,期末考试正在进行;有的地方,期末考试即将开始……一到期末考试季,有中小学生的家庭多少就会有些不同寻常的莫名气息。
期末考试往往是统考,是对整个学期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行检测,测试水平含金量高——这也是无论教育怎么改革现阶段人们大都不希望取消期末考试的原因所在,因而会被师生、家长重视。
考试作为学习过程中必要的检测手段,既不宜多又不宜缺。假如一个人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学业水平如何,就会变得稀里糊涂,不利于自我认知和学习成长。
在考试频率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影响学生考试发挥、能力提升和精神面貌的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前考后别人的评价与自己家长的态度,尤其是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
只要是爱孩子的家长就会关心孩子的成绩,所谓丝毫不在乎孩子成绩的家长极其罕见,普通父母们一般都希望自家孩子平时好好学习、期末考试能取得可喜成绩。这是人之常情。
只不过有考核就有分数高低,现实就是孩子们无法整齐划一地取得优秀成绩,这就需要家长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来制订对自家孩子的引导方案。
自2022年1月1日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中国家长进入了依法带娃时代,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孩子的学业方面,家长不予关心和过度干涉都是犯错。
到了期末考试季,家长最需要提高警惕。这警惕不是警惕孩子,而是警惕自己。
中小学生还处于容易受家长影响的未成年阶段,无论是家长的观念还是心态,无论是家长的经历还是家长的情绪,都会在有意无意间影响到孩子——这影响,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
期末考试前,家长宜从容。如果考前家长总是在念叨学习的事情,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额外压力,弄得全家人一起焦虑,而过度的焦虑只会损害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应试能力,不如从容面对,放松心情。
最近有新闻说在一个孩子过生日时,家长特别用心地订制了一款带有考试科目名称的生日蛋糕,希望孩子在期末考试时能考好,结果孩子在看到蛋糕的那一瞬就崩溃了。这就是家长过分操心的表现。
谁都知道,尽管“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前猛学绝对比不学强,但功夫在平时,学习靠积累,尤其临考前家长应遵循“沉默是金”的原则,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建议的那样在日常多做饭少说话,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饮食作息和身心健康。
期末考试中,家长宜淡定。一到考试的时候,有些家长就比孩子还紧张,这种紧张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弄得孩子更为紧张,不利于考试发挥。家长此时应当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除了避免制造事件干扰孩子的正常生活之外,该干嘛干嘛去,即使不能总是显得愉快,也要显得相对淡定,让孩子在放学后见到家长时整个人可以放轻松。
期末考试后,家长宜冷静。考完成绩已定,成绩好了自然高兴,成绩差了自然失落,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这样。
与其给孩子大讲道理或多加教训,家长不如从自身做起:看到孩子成绩好,欣喜而不狂妄;看到孩子成绩差,同情而不沮丧。由此孩子会自然而然地接收到“胜不骄,败不馁”的积极信息,从而利于长远的成长和身心健康。
考试成绩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弄清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怎样。根据成绩高低,可以看看哪里存在不足,哪些方面可以有所提高,总结归纳得失原因,从而让孩子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只不过在现实中一些家长不知不觉就把孩子的成绩拿来和别人家孩子的成绩比较,甚至直接与自己的面子挂钩,这就偏离了考试的初衷和成绩的意义,一到期末考试就如临大敌,甚至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期末考试季,家长要警惕——警惕自己的不良心态和负面情绪爆棚,警惕自己的不当言行和消极态度所带来的杀伤力。家长此时最需要做的,不是盯着孩子,而是管住自己。
高英写于2022年1月11日,腊月初九,周二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