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张德芬的新书《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里边有一篇她写给儿子的信,讲的是不要有期待。仔细想想,真的是这个道理。
昨晚,老公出去和一个朋友撸串儿,应我的要求,给我打包了几串回来。我坐在餐桌前,一边嚼着羊肉,一边在想,他因为需要应酬,基本天天在外边胡吃海塞,我在家里陪女儿清茶淡饭(没办法,女儿不吃辣的,只吃那有限的几样菜),搞得我经常觉得嘴馋、缺油水。心里就老想着,你天天下馆子,应该时不常的给我打包点好吃的回来才对呀!可是,我这个“期待”基本没有成为过现实。
生活中,我们总在不知不觉的期待着点什么。
我的妈妈每个周末来我家,因为老公不会做饭,从来都是我一个人在厨房忙活,妈妈每次来,便主动到厨房来帮我一起做饭。久而久之,我就把这当成了习惯。直到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一个人做了午饭。妈妈端着饭碗,跟我们边吃边聊,无意中说了一句,“来你这儿这么多次了,头一次吃了顿现成的”,我吃了半口的饭,顿时噎在那里,吃不下去了。原来妈妈也是有期待的。她平时一个人住,每天自己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原来她期待着在我这里有现成的饭吃。而我呢,因为老公从来不进厨房,让我感觉不到从儿时起就熟悉的那种一家人一起做顿饭的家的气氛。长大了,妈妈来我家,我就会不自觉地期待她和我一起做饭,而忽略了她已经上了年纪,平时没有人照顾这个事实。
我们心里太多的不快乐,都是源于有期待,有时候,是有了太多的期待。
年轻时,我们期待找到一个可以一辈子呵护我们伴侣,对我们死心塌地,可是,这个世界,除了父母,谁会一辈子呵护我们呢?等到自己成为了父母,开始关心孩子的教育,又开始期待另一半,希望他注意自己的行为,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不要吃零食、不要老抱着手机看;期待他多参与到家务中,不要把老婆当老妈子使;期望家里老人在时,不要天天开着电视看无聊电视剧影响孩子的专注力。所有这些的期待,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我们总喜欢拿大道理、拿应不应该来评判别人、评判一件事。
这些天,老公所在的公司在组织一场高级别的客户会,销售团队凭借着良好的客户关系,邀请来了所有的重要客户及高层领导。但是,会议临近了,却传来消息,公司内部一个大老板(老外),原定要专程飞过来参加中国团队的这次会议,却临时取消了。紧接着,跟这位大老板关系比较亲近的几个半大业务老板(也是老外)纷纷找借口,也取消了行程,原本规划好的会议日程全部受到了影响。为此,老公满肚子火气,把老外们一通“臭骂”——我们这么重要的客户会,你们就应该出席!可是,静下心来想想,大老板们通常就像招牌一样,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这个道理,客户们想必也都心知肚明。对于中国团队的销售人员们,他们之所以期待大老板的出现,无非是想向客户们展示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但是这些说着外语的大老板们会谈些什么重要的、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吗?想必不太可能会。与其期待通过外国老板、通过认可客户的级别,来提升客户关系,不如平时自己脚踏实地的把务实工作做好,让客户由衷的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反而更能博得他们的认可。
所以,我们唯一能期待的,只有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期待别人,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除非你运气足够好,你所期待的恰巧是对方心里所想的。正如我曾经一直期待另一半能够多投入些心思和精力在家庭上,也为此苦口婆心、唠叨说教、抱怨加鼓励,可是,他的存在感只来自于工作和外在的认可,对家庭的付出不会增加他的任何存在感。而我,因为带着这样的期待,自然总是觉得日子过的好像不太如意。又如另一半总要求我把日子过得精致些、小资些,可我偏偏是舒适的极简主义者,爱整洁但是不屑于追求表面的形式主义,所以,我相信在他的心里,对我的生活方式也是多多少少的有些许不满的。最终,我可能会沦落到和他计较,你连家务事都肯不伸一根手指头,有什么权利要求我把日子过精致?我相信很多家庭的矛盾大致也与此如出一辙吧。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追求,同时又被长辈、老师及周围的环境赋予了各种期望,也许正是这些,在不经意间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思维方式。从一直被期待,到现在期待别人。长大,不仅仅意味着生活上的独立,更要面对思想上的独立,敢于挑战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直到意识到——原来我们不可以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交给别人,更不可以期待别人按我们想要的方式给予我们快乐和幸福——我们才算真正的长大了,与年龄无关。
最后,还是引用德芬书里的原话,“和相爱的人相处,甚至和这个世界相处,最重要的快乐处方就是不要有期待”。愿我们都能做个快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