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在《独处是一种能力》写到寂寞的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一心逃出寂寞; 二是渐渐习惯寂寞,安心建立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等来驱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诱发出关于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今年是我独自生活的第十年,从大学毕业后搬到单位宿舍后,我就是一个人住了。刚开始,大部分时间都是上班、加班,下班后也会和同事聚餐玩耍,那个时候还感觉挺充实的。
工作个三四年后,随着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对业务也越来越熟练,我似乎可以把一部分精力从工作上转移出来了。身边的同事也陆续结婚、调离,大家一起吃喝玩乐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个时候,我开始进入周国平先生说的第一种状态。
说来好笑,我当时逃出的方式就是,喜欢上了一个人,而且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我自己都有点莫名其妙。
可是对方并不喜欢我,我自己倒是乐在其中,每天内心都上演一出莎士比亚式的大戏。
这份喜欢不仅没有让我逃出孤独,反而让我更加无聊、寂寞。
但是随着自己去尝试更多的事情,去健身、学画画、看书等等,目前已经进入第二个状态,也体会到了一个人生活的幸福。
在某个周末的早晨,我起来后自己做了简单的早餐,吃完后收拾了一下家里,然后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那一瞬间我体会到了真实的幸福感。
其实我们不必惧怕寂寞,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