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是把漠视当做包容,然而真正的包容并不是漠不关心。
1
和颐酒店事件一早便沸沸扬扬,在我们为那个女生心疼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事件其他当事人的态度。
酒店服务员以为是“两口子吵架”,柔声劝阻说,不要在这里吵,影响不太好,而在行动上没有半点阻止施暴的意思。
几个人坐电梯上来看到纠缠的场景也以为是“情侣吵架”,并无人伸出援手。
实际上,男女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事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
然而大多数人对此持有的态度往往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同和颐酒店事件中旁观者的选择:因为你影响不到我,所以我选择熟视无睹。
错在你不而在我,我能忍你,我对你漠不关心就是对这样恶性行为的最大包容。
然而这真的是包容?
2
事实上什么才是包容?这要从道德说起。
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我们无往不在道德的约束当中,而道德就是一种包含了拒绝的美德。
我们总会不愿去做一些事情,然而在道德的约束下,我们不得不去这么做。
打个比方:
哪个烟民会不想在烟瘾犯的时候随时随地来上一根,那样多爽,然而道德告诉我们要注意旁人的态度,所以我们并不会这么做。
谁不想扔垃圾时把所有东西往塑料袋里一装,这样又快又省事儿,然而道德告诉我们环保很重要,所以我们会对垃圾进行分类。
谁会不愿意自己有更多的钱,然而当我们买东西被多找了钱时,我们总会很自觉地换回去,因为道德告诉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该拿。
……
包容亦是如此,我们包容的事物往往是我们从根本上拒绝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愿意去接受一件自己并不喜欢的事物,是出于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和事情本身的无伤大雅。
然而,能够包容,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立足点,不是以自我存在未前提,那不叫包容而是漠不关心。
——我都能容忍他们在我面前打架了,这还不够吗?
——当然不够。
设身处地地想想,在这次事件中,你会愿意遭受暴行的女主角变成你自己吗?
而正是因为站在自己的立场,我们拒绝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我们更不应该任由那些坏事情肆无忌惮地生长。
3
包容,是对蔑视基本权利的不包容。
无论是行为还是看法,如果会伤害甚至危及生命、自由、身体以及人与人之间人格上的平等,这就是不可包容的。
比如人们受到侮辱,别人出于某些目的恶意的利用,当然,更包括颐和酒店事件中令人发指的暴行。
真正的包容是什么?
真正的包容就是不去包容那些错误和不好的事情,是包含能够表达拒绝或是用行动阻止的权利。
假如你任由一个花季少女在你面前惨遭凌辱而不去阻止,这不叫做包容,这叫做无能!
4
德国神父马丁·尼默勒的诗依然回响在我耳旁: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
生活中我们总是把漠视当做包容,然而真正的包容并不是漠不关心。
真正的包容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恶势力的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