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闭门不出一直憋在自己房间里的话,父母会非常担心。这就可以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而且还可以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
另一方面,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都会成为茫茫人海中非常平凡的一员,甚至成为逊色于人的平庸之辈;而且,没人会重视自己。这些都是闭居者常有的心理——《被讨厌的勇气》
刚开始读到以上这一段落时,我忽然觉得自己有被冒犯到。
我开始想,我也是为了得到他人关注与重视的一员。
家人的重视与关注,外界的忽视与平庸,两者之间的落差感是巨大的,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落差。
我们渴望他人的关注,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可是得到了这些又有什么价值,你会为了这些渴望,努力满足大多数人给你贴上的各种标签。
你变得不再是你,而是活在了别人认为你是怎样的一个你。
面具戴久了,你会感动疲惫焦虑与害怕逃避——仿佛回到了原地。
所以得到了他人的重视与认可又有什么用?人的一生本就是孤独的,最后的最后只有你自己,你会发现,那些你在意的他人的重视关注以及事物都会随着岁月一道消失。
那么你在意的东西兴许能让你得到短时间的内心满足,这种情绪会上瘾。
于是你为了得到更多,为了那一点点满足,你要做的事情就越多,完全没有一点时间留给自己,你会不自觉的为了别人着想,从而忽视了自己。
时间长了,你变得难以满足,甚至开始抱怨我做的那么好,生活为什么对我这么坏,我对他们那么好,他们为什么背叛我。
无限循环之下,留下来的似乎只有折磨。
恍然惊觉,原来自己所追寻卑微想得到的东西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错的。
让自己痛苦的根源的出发点只是为了别人的肯定,满足甚至讨好外界各色不一的眼光。
可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有沉下心来去想,你快乐吗,你真的愿意去做吗,这个事情值得你做吗,它会在未来某一天回报你吗?
记住,不是回报给别人,而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