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做,活的有意义或者似乎有意义。 ——周国平
忘记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简书,然后注册,写文。一开始,并没有怎么写文章。参加了自由写作空间之后,每个星期至少写一篇文章。自由写作空间是由Rita开展的写作训练营,每个星期除了上课,还有作业点评,以及每天一个关键词写作。每次作业点评都会受益匪浅,下面是我根据作业点评得出的几点写作感悟:
1.写作的背景要交代清楚。
在《精进》一书中,作者提到了用乔哈里窗格修改文章。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删减读者已知部分,而对于读者不知道的部分,要更多地去探索,充分论证,补充到文章中去。写作时,我们要考虑读者对于写作背景认知度。对于写作背景,如影评、书评等此类文章比较需要介绍清楚。有的读者可能还没看过那部电影(或书籍),所以对你写作的内容还不熟悉,此时就需要介绍这部作品的一些相关知识,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写作的受众不要局限,要尽可能扩大文章的读者面,并且要让自己的文章简单易懂的同时不失完整细致。很多时候,我们写作会受限于受众,如受众的年龄、范围、专业水平等,但是我们在开始的时候不应该被限制。这里说的受众不要局限,主要是指不应该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确定写文的风格,可以尝试写儿童故事,写学术文,写鸡汤文······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自己适合的、擅长的文体。另外,不管是写什么类型的文章,我们都应该要尽可能地去扩大读者面,在遣词造句方面多考量读者的理解水平,在简单易懂的同时也要注意结构和内容的完整统一。
3.写作是情绪的表达形式之一。人的情绪会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如果自己对文章有某种情绪预期,在写作前需要适当调整一下个人情绪频率。人类是情感丰富的生命。我们常常喜欢用文字来表达所思所想,所以字里行间常常会透露我们的情绪,或高兴,或无奈,或愤怒······情绪预期指的是我们希望这篇文章所传达的情绪,比如写一篇文章关于被骗经历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要通过自身经历来给他人做个警醒的,如果在写的时候不注意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被骗的经历中,不断地骂骗子,那么很容易只是宣泄自己愤怒情感的文章,而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写作前,我们应该先确认一下自己的情绪预期,适当地调整个人的情绪频率。当然,我提出这点并不是让写作“无病呻吟”或者“矫揉造作”,这样就完全偏离我们写作的意图了。
4. 用词要精炼,标点要准确。周国平先生说过:“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为了应付发表的需要而炮制虚假的文字,因而不再有暇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锤炼语言的功力。”有时候,我们在写作时会很容易出现累赘或重复啰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的理解带来了困扰。另外,我们在写作时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有时候一个标点也会对文章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双引号的使用。(如果我上文中有出现本点阐述的问题,恳请指正。)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多阅读经典作品,多看看优秀的文章,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从模仿、借鉴学习到确认自己的风格,最后超越。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写!多写!多写!只有多练习,并不断总结改正,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最后,用Rita老师说的一句话作为总结——我们不要做模版的使用者,而要做模版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