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干部的“加油站”“充电站”。抓实干部教育培训,要在丰富内容、拓展形式、优化评价上着力,调好“三味”,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增香添味”。
增强“新鲜味”,实现需和供的“双向奔赴”。创新培训形式,就要破解填鸭式“教”和被动式“学”,变填鸭为互动,变被动为主动。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整合涉及红色教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培训资源,完善研讨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培训形式,通过线上教+线下练、课堂学+实践练、机关悟+基层练等方式,将培训阵地由机关延伸到基层,把培训课堂由室内拓展到室外。二是要做足“鲜味”,增加“活力”,以“教学相长、学用结合”为原则,坚持培训主基调不变的同时,按照干部的差异化需求,探索小班式、轮训式、点对点式、跟岗实训式、帮带指导式培训模式。三是要充分利用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多种沟通方式,深入了解干部内心想法、知识结构、长处短板,紧跟新时代潮流,立足工作任务,融入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贴近基层和干部视角,形成解惑式课堂,达成“需什么,训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目标。
挖掘“乡土味”,力促雅与俗的“天作之合”。让学员听得懂、悟得透、接地气的干部教育培训,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严肃的科学理论和通俗直白的事例两者间的结合点。一方面要寓教于乐,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变讲授式为互动式、变被动接受为主观获取,创设情景模拟,转化师生角色,不故作高深、不困于模式、不矜于身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饱满的精神状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上好党员干部“思政课”;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结合本地特色,挖掘内核精神,一门“土办法”打造一堂“精品课”,一个“小案例”带动一批“大作为”,寓教于乐,让干部在对标对表中激发干事创业的智慧,在学习先进经验中探索自身路子,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问心问情问策,用好用活乡土资源生动教材。
突出“实干味”,践履知和行的“辩证统一”。提升教育培训质效,关键要把从严治教和从严治学作为根本要求。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学前教育、学中管理和学后问效,完善一体化教育培训评价方法,进一步增添评价机制的“实干味”,督促干部摒弃“镀金”思想和“作秀”心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另一方面要对教育培训质量进行及时跟踪评估,把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专业培训和政治素质培训、领导干部培训和基层干部培训区别开来,按照培训时间、培训方向和培训对象的异同,建立健全训后跟踪反馈机制,严格考核干部返岗后工作表现,推动“课堂学”向“现场考”延伸、“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能作为”向“新作为”拓展,倒逼党员干部在细照笃行中不断锤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使命,交出令党和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