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录《 班主任成长三部曲》and【微记录】座位问题

摘自陈宇老师《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

从无法到有法

从有法再到无法

从循规蹈矩到超越常规


初当班主任,面对着一个班级四五十甚至更多的学生,我们会有手足无措的感觉。此时,我们特别希望学习一些带班的经验、方法,至少可以让我们入门,站稳脚跟。于是我们向老教师学习、参加培训、看书做笔记,这些都是在“学法”。

我们在实践中会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对别人的方法直接用“拿来主义”行不通,南橘北枳。第二,自己一些运用纯熟的带班“法则”也是要变的,因为学生在变化,班级在变化,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在变化,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法”。

真正的法,是变化的法,是不断更新的法。

卓越的班主任必须拥有教育的大智慧,卓越的班主任,不是指有多少学生考取了重点大学,而是指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终身影响。

心中有法,手中无法的班主任有这样的特征:

1.总是自信和乐观

2.对教育中常用的手段了如指掌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育智慧产生的源头是对学生的爱,小爱产生小智慧,大爱产生大智慧。

学生从教师那里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教师人格的影响。

【微记录】

延时结束以后,我进班调整了一下座位,只是让世琛和徐孝换了一下位置。之所以临时决定调动是发现世琛和韩寒坐在一起话太多,他们俩都不能安心上课。

调整后,世琛找我,说不想坐现在的位置,我问他理由:

他说看不见写作业的那块黑板。我说,左右移动,没有大变化,另外,想看作业下课可以走近看,不影响。

他又说:没人可以讨论问题。我说,刚好,就是不让你们讨论问题动的座位,有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下课后和同学们交流,不需要时刻讨论着。

他又说:周围没有学习好的。我说佳怡、令毅学习都可以呀。

他又说:还得扭脸。我说有问题问老师,不用扭脸。

他说不习惯坐这边。我说,习惯就好。

……

他说的每一个理由和借口,我都挡了回去。

他这是太一帆风顺了,之前的班主任都是由着他的喜好,安排的座位,所以他待在熟悉的舒适圈,不愿再动,我突然打破了他的安逸,所以他焦虑不安,不能接受座位的调动。

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无小事。小小的座位问题,蕴含着大学问,也是考验班主任智慧、公正、公平的一杆尺子。

晚自习,我观察了一下世琛,他已经适应了新座位。

具体感受如何,明天我要再问一下。

小小的座位,看似微不足道,班主任们却要费尽心思,目的就是不想让学生们因为座位问题影响学习。

我觉得陈老师书中的观点深得我心: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意愿,是每个老班愿意去做的,但是不自重的,在一起互相有坏影响的,影响课堂纪律的,你们的意见就不会被采纳,将你们调开时,你当无怨无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