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既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他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偏僻的农民家庭,五岁发蒙,23岁中秀才,次年中举人。28岁中进士点翰林。30岁时由北京城里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起步,十年七迁,连升十级,是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剧变的政治环境中全身而退,去世之时获得清廷国葬的最高优待,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今天我们并不说他事业的成功,八卦一下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大家知道曾文正公为什么初名子城,后来改名吗?这要从他戒烟说起。让我们把目光追随历史的脚步投向晚清去看一看。
曾国藩烟龄很长,13岁开始吸烟, 17岁已吸烟成瘾,曾经是烟筒不离手。21岁在涟滨书院读书时得到校长刘元堂的赏识,但因为校长偶然发现曾国藩吸烟而伤心失望,曾国藩心痛不已,觉得愧对恩师,于是痛下决心,改名立志,正式改曾子城为曾国藩,改号为“涤生”。解释为“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意思是昨天的曾子城死了,从今天开始,一个新的曾国藩出现了。很可惜以失败而告终。为了明志,他转到了有名的岳麓书院,开始新一轮的戒烟,但此次戒烟依然不成功。于是,吃烟继续……在理智和欲望的冲突中无比纠结,这一纠结,就纠结了十年。
自觉做“慎独”功夫是在32岁那一年。道光22年10月初1日,这一天,他拜访了倭艮峰先生,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拜倭艮峰前辈,先生言‘研几’工夫最要紧。颜子之有不善,未尝不知,是知几也……失此不察,则心放而难收矣……又教予写日课,当即写,不宜再因循。”在倭艮峰先生的劝导下,他真的不再因循,就从这一天开始“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 学着倭艮峰先生的样子,静坐、读书、写日记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
在此后不久的某一天,一个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的深秋夜晚,在自己的书房,身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的曾国藩,拿出烟具来,准备吸烟,要点火时猛然醒悟到:我要立志做大事,如果连吸烟这种陋习都没有决心和毅力改掉,岂不是一句空话。于是他决定学做“圣人”,首先从戒烟开始。他看着自己心爱的烟具,呆了半晌,默默地起身,静静地拎起锤子把烟具砸了。他静静地自己一个人做完这些事情后,在书房静思了一阵,提笔写了一篇东西,叫日课十二条(敬、静坐、早起、读书不贰、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给自己开列了后来终身遵守的十二条规定。十二条中没有一条提出戒烟。但这次他成功了,从此再也没有吸过烟。
戒烟戒不住,归根结底还是恒心和毅力不够。在戒烟这件事情上,曾国藩很有感受,他总结说:“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惜破釜沉舟之势,岂有惧哉”。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不良嗜好,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毅力才行。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就是与自己时刻斗争的一生,斗掉的是自我的缺点和不足。在战胜自我过程之中,戒烟,成为曾国藩修身的最重要一步。他写下的“日课十二条”,是对自己的一个监督,也是自省的一个标准。
“人但有恒,事无不成”。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是对自己的战胜,每个人成就的背后,都是甘于寂寞的默默努力。人生之成,成在何处?寄希望于外界的,最终都与梦想擦肩而过,寄希望于自己的,最终大多成就了自己。成功的人生应该是砥砺自我的人生。戒烟事儿小,却也不小,你若明了,便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