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闽南安溪乡下老家,有个弥久的风俗,每逢清明,出门在外的游子,要尽可能地赶回,一年一度的,在清明节前后几天,必须到山上给祖上先人扫墓祭奠,以示对祖上先人的缅怀思念和尽责孝道。
今年清明节,由于出差在外奔波,确实也忙也累,本想安排弟妹回乡下替我上山扫墓。
可是,权衡许久,转念一想,毕竟前些年我在外奔波,也少到山上去,这回清明正好在厦门小憩,还是可以拨出一天时间,回趟乡下的。再说,自己是当前家族的嫡子长孙,不率先带头,甚是不妥。又是因为,从新闻报道中,看到老家要建通用机场,规划选址用地正好落在祖坟上,估计很快得动迁。
诸多原因,不能不回。说做就做,我迅速在家人微信群里,告诉我的行程与安排,得到弟妹及侄辈们的响应,纷纷表示愿一同前往。
启程那天,起得特早,收拾好简易行装,即刻出发。我自己开车,经过一个小时的奔波,终于顺利到达乡下。
简单稍微休息,我们就马上进山。好在有朋友帮忙,直接用越野车,沿着那年久失修,几乎已无人走的羊肠小道上,一路跋涉,颠颠簸簸地,七拐八弯的,送我们到了半山腰,少去了一个小时的路程。
下车后,弟妹走在前头,一路斩荆砍棘,小心谨慎前行,好不容易才走到了爷爷奶奶及叔父的墓前。各自迅速动手,割棘锄草,清扫描字,烧香祭奠,敬献纸钱。
曾经听父亲说过,爷爷、奶奶都是在69岁时过世的。因为很晚才生了父亲,我出生时仅仅是奶奶在,奶奶也仅仅带着我两年,突然的高血压脑溢血,抢救几天就不行了。那时我实在太小,脑海中没有一点印象,只能在每次回乡下,厅堂里看看以前请人凭回忆画的像,每回都感觉似曾相识。
这次上山人多,一行八人,尤其是我们兄弟妹四人全到,记忆中还是首次。由于人多,弟妹及侄辈们抢着干活,反而让我插不上手,只能拿着瓶矿泉水,在一边袖手旁观。
记得第一次上山扫墓,还是很小的时候,隐约中记得应该是七岁时,上小学的前一年,父亲上山扫墓,就开始带着我。那时小,感觉走了好远好远的路,但那时路好走,走的人多,有人修。山上大多光秃秃的,那些棘草,都让老百姓抢割回家当柴火烧了,不像现在,漫山遍野荆棘密布,无路可走。真是感叹,形势变化比人强啊,现在水沟干了,田也荒了,路也没了,更见不着当年伯伯阿姨漫山遍野开荒种田劳作的影子了。
记得那回第一次上山,可能是看到太多太多的坟墓,后来几天恶梦连连,几次睡梦中惊醒,哭喊着不敢再去,后来父母使尽各种办法,才我慢慢安静下来。那次特别的经历,让我牢记脑海,至今记忆特深。
后来读书上学了,父母每年上山扫墓,每次硬要拗着不情愿去的我,一同前往,总是用那句你是嫡子长孙不能忘祖的老套话教训我,还要我去帮忙干活。我总是拗不过,只好顺从父母的意愿,再怕也得去。
真是岁月不饶人,如今父母年纪大了,每年扫墓,还想自己再上山,可是每次都让我阻挠。每次我都会说,我是嫡子长孙,这点事我来做,你们在家做饭,等我们回来吃就行了。父母每次只能悻悻作罢,总算也有拗不过我的时候。
我们很快收拾结束,转移到了另外的点,祭奠曾祖父母及伯父。由于人多,很快完成所有该做的项目,还看着明火熄灭才离开。
走时,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放眼眺望前面那座闻名海内外的清水岩山,眺望整个蓬莱小镇,心中感慨万千,五味杂陈。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就是给我根的地方。虽然时光短暂,才仅仅的十五年。可就是,那短暂的乡下生活的磨练和看似平凡的简单经历,让我牢记作为一个农家男孩的本分,艰苦无怨,劳累无悔!
回头看看这片山野,是祖上先人辛勤劳作的地方,也是他们安息的地方。想不到,这个地方会建机场,竟然也会惊扰先人祖上的安息。但是,没办法,国家建设、社会繁荣,也必须得支持,只是对不住祖上先人们。
离开时,心情很是不好,甚至有些沮丧,可心里又说不出所以然。只能禁不住地频频回头,多看几眼,因为下次再来时,说不定这已是一片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