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宣公二年》里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贤人,谁会不犯错呢?,错了之后,及时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许多不如意之事:
上班途中遇到堵车,是不是怨气冲天?
行走在路上,突遇刮风下大雨,是不是骂老天爷?
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是不是跺脚埋怨路不平呢?
事业上不如意,是不是埋怨父母无能呢?
当我们伸手责怪别人时,别忘了另外三根指头正指向自己。
不要随意批评、谴责、埋怨别人,我们要知道,没有人愿意听别人指责自己。
批评、指责就像家鸽,它总会飞回家,反过来谴责我们。正如温和的塔夫脱总统说:”我不知道我要做的和我已经做的有什么不同。”
常常指责别人,实在是很不明智的选择。真正自律的人都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01
挑剔别人,彰显自己无能
所有的抱怨,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老夫妻一起走过大半生,老爷子对老太太有一样不满意,就是面条煮的太软。
他每次叮嘱她,只煮五分钟,可起床一看,餐桌上永远是一碗烂面条。
非常生气的老头,动手自己煮让老太太看看,刚刚好的面条,可老太太赖在床上说,我今天也非要让你知道,一碗煮好的面是怎么放烂的。
结局原来是老头嫌弃老太煮不好面条,而事实是他赖在床上不起,导致一碗好面条放烂的。
古人说,小人无错,君子常过。
凡事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会换位思考,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好多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是一位永远不会犯错的国王,往往觉得只有自己对,别人都是错。
一味地指责埋怨,看不到别人的付出,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02
一个人真正的修养是反求诸己
世事繁杂,千变万化。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我们能改变自己;山不过来,我们可以过去;转移不了大山,我们可以搬家。
遇到事情不要徒劳抱怨,而是把时间花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反观内心,从自身找原因。
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我自己。”
一位老太太时常埋怨儿女不孝,殊不知她平常就不孝敬老人,总是不愿给老人吃穿,而且常常念叨,让老人搬到其他的儿媳家去。
儿女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当她渐渐老了时,儿女们对她也是同样的结果。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意思是替人做事是否忠诚,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学业是否勤习?
反省就是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心是一片田;反省,就是除掉心中的杂草,净化心灵;反省,就是深耕细作自己的精神家园。
反省自己的邪恶,增强自己的善良。反省更能促使自己认识自我,战胜自我,促进成长。
遇事向内求,“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03
一个人顶级的自律是遇事不逃避
《讌游图》中有这么一句话: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面对困难的事情不要逃避它,合乎道义的事情,要担负起责任。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于人如此,则人生丰盈,生活美满;于家如此,则万事兴旺,一帆风顺。于国如此,则民族振兴,历史辉煌。
生而为人,每个人肩上都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奔走于工作和生活以及家庭琐事当中,疲惫不堪。
真正的智者,遇事不怕事,能够反省自己,承担责任。
做人一定要有担当,行得正,站得稳,走得远,一身正气充满全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一个有担当的人,人生的路上才能走的更长更远,一个有担当的人才是家庭的擎天柱,是民族的脊梁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余生一定要少指责别人,多反省自己,少推诿事情,多承担责任,心胸坦荡,只凭良心做事,肚里行船,常看他人长处。
作者 甘宁河
QQ3481528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