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绪表达,为什么会有情绪表达?情绪表达是人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呈现自己情感感受的一种行为。情绪是人对外界客观刺激的一种身体反应,是一种生理上不受控制的心理感受。情绪的身体反应可以是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肌肉系统活动等等,它是客观性的;情绪对应的心理感受,是人对客观事件和情境的认知、解读和评价,因而它是主观性的,正是由于这种主观性引起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换句话说,情绪本身我们无法控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情绪表达来控制情绪对我们自己及他人的影响。
由此,要培养幼儿正确的情绪表达习惯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顺应孩子情绪表达的客观能力。0-1岁还不会语言表达的婴儿,我们,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本能擅长的不自觉地笑和不由自主地哭的方式来情绪自己的表达,并给他们及时的情绪回应,帮助他们强化情绪表达的基本能力哭和笑。1-2岁语言发展初期阶段的幼儿,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给情绪命名的方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允许孩子用噘嘴等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情绪;3岁左右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情绪过程共情反思,正向思考,改善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逐步养成通过静坐,画画等无公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及时回应孩子的各种情绪表达。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从内心认同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我们看到孩子此刻有什么样的情绪,让孩子对情绪发泄有感知。对于错误的可能引发对自己和对他人不利影响的表达方式,我们要警惕但不批评,引导但不强迫,帮助孩子探索情绪引发的根源,探寻正确表达的途径,让孩子自知自觉地做出自我改变。
3、及时鼓励孩子的正确表达方式。孩子如果能通过无公害的表达方式发泄情绪,或者情绪调控行为有明显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与称赞和鼓励,帮助孩子看见正确表达情绪带来的好处,激励孩子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正确表达方式。
人终其一生都在与情绪为伴。所以,在培养幼儿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上,我们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成长进步的心态,因为这可能是我们需要一辈子不断精进的习惯。
欢迎留言链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