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花好日的心境

好久没有早起了,看着窗外雾蒙蒙的天,在太阳升腾的面庞里逐渐明朗。

阳光以它霸道的气势,把灰暗驱赶至遥远的天际,向世界宣誓着它对万物的主权,黑暗被放逐在各个狭小的角落里,臣服地看着太阳洒向大地的每一缕光芒。

人在阳光的温暖里,心情随之翩跹雀跃,多么美好的一天。

中秋佳节的早上,偶尔的一次早起,见证了光芒与黑暗的无声较量。

偌大的世界,连续几天仲秋前夜的阴雨绵绵,在太阳的驱离下远去,光明永远不会缺席万物的轮回。

阳光照进来的刹那,黑暗变得微不足道,消散在无际的寰宇,蛰伏等待着黑夜的暗幕。

身心沐浴阳光明媚的暖白,不自觉的开启新的一页,明晃晃的暖阳,带来灿烂的一天。

带着美丽的心情,期待今晚中秋佳节的夜空上,那一轮皎洁圆明的月亮。

昨天晚上,接回了离家几个月的儿子,看着他熟睡的脸,心里明灿如窗外的阳光。

中秋团圆日,一家人又可以欢聚一堂,享受亲情的温馨快乐。

他学习计划外的回家,带给我们的意外惊喜,使任何言语都黯然失色。心底的欢喜翻着筋斗云似的跳跃,夜寐难安,自然早醒晨起。

翻开《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看了几页书,欣赏了久违的晨光,来到简书,记录一下此时此刻的心境。

生活的简单快乐,总是不期而来,不珍而失。

佛说,生命中的万事万物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不一定得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生命看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实则在细微处里夹杂着各种不同的佐料,只要用心,就会品尝到每一天的不同滋味。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个人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行进着三百六十五里路,每一里路上遇见不同的风景,风景不同,心境不同,体验的滋味千变万化。

不同的人在每一天每一个时刻的不同心境,映射出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心智层高。

宋代大禅师青原大师通过自己禅悟修行的三个过程,告诉我们人生与世界的关系有三重境界: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之初,思想单纯,认识客观世界就是眼里看到的物象,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山就是山,水也只是水。

二重境界是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当然人长大后,接触的外界多了,看见的人世冷暖、客观世界多了,思想认知水平高了,对眼里的客观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看见背后的逻辑真相,眼里的外在世界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生路上,历尽万水千山,各种艰难险阻,从生活中领悟到活着的智慧,如圣人般学会内省、不断修正提升心境,达到了修禅般的智慧觉醒,超脱出客观世界的有无,发现宇宙无我空相的大道,自然归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地”。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其对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的认知决定,《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的第一课,主要核心思想,就是讲了这个决定人生贫富贵贱的密码。

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就要去阅历世界,提升自己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的放弃。不抱怨,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我们想要的幸福安然,便是保持一颗随缘心、宽容心,一切随缘,不攀缘,自在放下,顺其自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