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在暑假就休完了,这个学期一开学就开始了充实又繁忙的生活。
上班以后,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睡觉前一家人在床上聊天、打闹。
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女儿洗去一天的疲劳与紧张,做回爸妈心爱的小棉袄。
脱去脏脏的校服,换上柔软的粉嫩睡衣;抛开拼音与数字,换上喜欢的音乐和绘本;不担心被笑话嗲声嗲气,撒娇地趴在爸爸胸口或骑在爸爸的肩上,操着让人酥软的语调,聊着有一茬没一荐的奇闻趣事。
儿子则在我们中间,连滚带爬。一会儿被床单上的图案吸引,趴着或坐着玩上好一阵;一会儿被姐姐的动作或声音吸引,带着咯咯咯的笑声爬向姐姐,可每次换来的都是姐姐的无视或嫌弃,傻傻地以为姐姐逗他呢,笑的更欢了。
一会儿从爸爸身上翻过,又从妈妈身上翻过,每一次翻越都伴随着我们鼓励和他自信的萌笑;一会儿爬到我身上,凑近我的脸,用他那粉嫩粉嫩的小嘴亲我的脸,我躲他追,亲完后就满足的依在我怀里,幸福的样子让我陶醉。
一天的劳累与烦恼都消融在这美好中。
女儿上小学的这两个月,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累成狗的感觉。
每天六点左右醒来,喂饱仍在梦乡的小宝,就该开始一天马不停蹄的生活。
自己赶紧起床,亲吻并轻声唤醒尚在沉睡的大宝,她有个特点,不喜欢别人急促的呼唤,特别是早上,否则一天的心情都不好,我想做最温柔的闹钟,让她在幸福中开启充实快乐的一天。
七点左右,我们从家里出发,女儿不喜欢坐公交,早上的公车很挤很慢,开车二十分钟公车要跑一个小时,而且车内的空气十分复杂,为了节省路上的时间,也为了这珍贵的半小时独处的亲子时间,我们选择自己开车。
每天这段时间,是我和女儿的狂欢。轮流放着我们各自爱听的歌,聊一聊窗外的阴晴冷暖,看一看车来车往,玩一玩自创的游戏。
为了提高自己的驾驶水平,女儿提出帮我统计踩刹车的次数,越少越棒,这就要求集中注意,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提前预判自己与前方行人、车辆的行进速度与间距,尽可能的少踩刹车。经过如此高标准的魔鬼训练,油耗也下来了,开车更顺手了,女儿说稳稳地感觉像高铁。
对于很少夸人的女儿来说,这真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七点半左右我们吃完早餐,一起走进学校的大门,各自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我忙着上课、改作业、管学生。女儿忙着上课、做作业、下课、玩耍。
中午没有休息,因为我是奶妈,不是在拔奶,就是在准备拔奶,不是在值班,就是在准备明天的课。
直到下午四点半,女儿放学了,我们一起回家。
因为在哺乳期,有一个小时的假,如果没有开会,可以在五点之前到家。
人们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但前提是家里没有正在上学的孩子。否则家就是一个没有销烟的战场。
你无法预料战争会在什么时候、因什么事、以什么方式爆发。你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战争中,因为家长和孩子在作业的问题上是没有谈判的余地。
孩子的立场永远是完成任务,夺回自由,而家长,永远是鸡蛋里挑骨头,力争完美,多多益善。
最近网上报道,有家长因为辅导孩子作业倒置心梗,装了两个支架,一夜间“陪娃写作业”马上挤身“危险工种”,听说保险公司有意推出专项保险保障家长的人身安全。
事件的原委、真假,我们无法考证,但这种现象确实引起广大中国家长的共鸣,其实这种现象在教师家庭尤为突出,至于什么原因我没有深究,可能是当局者迷,也可能是一叶樟木,不见泰山,亦或者是只缘生在此山中。
值得庆幸的是,我与女儿暂时相安无事。
作业完成就将近六点,家里的老人早已准备好丰盛的晚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笑笑聊聊。
感觉这一天所有的辛苦与付出只为换来这温馨的晚餐团聚。
晚餐后又是各自忙活,女儿忙着找小伙伴玩;奶奶忙着收拾餐桌,约上一帮爷爷奶奶散步跳舞;老公忙着加班赶设计出报告;我和孩子姑姑忙着给小宝洗澡、陪玩。
日子就是这样一天一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一天天却又收获不一样的成绩与感动。
看到女儿拼音进步了,儿子会叫爸爸妈妈了,老人在哪里买到了又便宜又新鲜的菜,老公又中了一个多大的标,我的学生考试又进步了,突然觉得所谓的幸福原来就是这般平平淡淡,简简单单。
幸福就是每天一睁开眼就知道今天要做什么,然后快乐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