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政绩观为引领,答好党员干部“时代考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从政行为中的具体体现。正确政绩观是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
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我们党的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只有真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政绩来。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就要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坚决纠治“政绩冲动症”,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都是以“短平快”代替“长远实”,本质上是错误政绩观支配下的急功近利和贪图虚名,带来的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发展机遇浪费,影响一个地区和领域的长远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从根本上背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力来自于人民,正确行使权力就是掌权靠人民、用权为人民,把为民掌权与为民创政绩统一起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行使权力和创造政绩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为民造福、惠及社会。创造的政绩必须是人民群众拥护、满意和需要的政绩,真正是为官一任,“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