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早起的第181/365天,
日更的第202/365篇。
今天送走穷鬼,就正式开始新的一年了。
下午给家里的弟弟打了电话,母亲正在煮汤圆儿,看到团团的圆圆的汤圆丢下锅,在锅里滴溜溜的转,我就想起了小时候的很多往事。
前天还在叔叔家里的时候,我就想吃家里的炸汤圆,想着回到自己家就可以做了,昨天昏睡了一下午,都是先生煮的饭,今晚终于可以自己下厨,做自己爱吃的炸汤圆。
这时候看到母亲自己煮汤圆,就更加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喜好。
每年大年三十那一天,干妈都会接我去她家里吃饭,每次去到干妈家,她都要做一大桌子好吃的,其中必定会有一盘炸汤圆,干妈知道我爱吃,每次都做满满一大盘子。
那时候的我特别腼腆,到了那一天,干妈会让家里的哥哥或者妹妹早早的叫我去她家。每次吃饭两个哥哥和妹妹都特别热情,干爹干妈也不停地给我夹菜,一大桌子好吃的,总能被我们消灭的差不多,炸好的汤圆我一个人能吃好几个,每次都是撑着肚子回家的。
妈妈知道我爱吃汤圆,每年到了腊月间,就自己蒸好多糯米,提前做好一坛坛的糯米酒糟,到了临近过年的时候,她就会把家里的糯米拿去粉成糯米粉,拿回家自己包汤圆。
妈妈特别能干,而我也继承了她的能干,等到大一点的时候,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一个个圆圆的红糖汤圆。
包好以后,烧一锅水,放上一大碗酒糟,撒一些白糖或者糖精,等到水滚开了,放进去揉好的圆圆的汤圆,再次等水烧开,等到汤圆全部飘上来的时候,汤圆就差不多煮熟了。
这时候一个人盛一碗,吃点圆子,喝点甜甜的酒糟甜汤,整个人神清气爽,心底里涌出来无限喜悦,一整年的甜蜜就都在汤里了。
小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平时都是粗茶淡饭,只有到了过年才能有大荤菜,也才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很多东西,所以自然对过年的期待更胜,对只能偶尔吃一两次的汤圆,也是期待许久。
如今远在他乡,每年到了过年的时候,我就会怀念干妈和妈妈炸的和煮的汤圆,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现在每年元宵节前后,外面都会卖很多品类和各种不同味道的汤圆,有黑芝麻白糖味的、有桂花味的,甚至有草莓和各种水果味道的,琳琅满目。
我也曾买回来,用自己的方法做着吃,看着一个个圆子在自己的手里变成可口的吃食,但却再也吃不到那种小时候的味道。
时光匆匆,走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看尽一切繁华和荒芜,我也曾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忆小时候的时光,也曾尝试记录那些年自己的经历,在回忆的过程中,也总会有各种意外收获。
那种真挚的情感和满怀期待的热情,是如今年过三十,却无法保有的感情,那种寄托,也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更加显得珍贵。
即使如今的年再也没有过去的味道,即便现在的汤圆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感觉,但对于尚且年幼的孩子们来说,又何尝不是童年的寄托?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寄托下,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