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玄奘法师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以前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所耳闻,但那是民间的解读,甚至是误解。比如那耳熟能详的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都有莫大的误读。因为大多数善男信女指望的都是菩萨保佑,至于菩萨能不能保佑、为什么保佑、怎么保佑,他们是不关心的。
对《心经》的进一步认识得益于梁文道的精彩解读,不仅一字一句拆开分析,还要深挖根源,一求究竟。比如“色即是空”是指一切的“形态”、“影像”、“物质”都是“无常”、“非固定”、“不恒久”的,与我所想差去十万八千里。我看到了极为朴素的哲学观和世界观,“佛法无边”,此言不虚。
有一部纪录片——《千年菩提路》,详细地讲述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以及历代高僧大德对佛法的贡献,宏伟的篇章铺就的漫漫长路,远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玄奘法师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小时候以为孙悟空神通广大,哪里是这么回事!神通广大的是他的师父——唐玄奘。
佛教文化虽然是外来文化,却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文明之中。民国以来的历代大家,从陈寅恪到季羡林,都详尽地研究了佛教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无意识中就会涉及来佛教文化,比如“我来世再做你的新娘”这样煽情的话。
对佛教只有极为肤浅的认识,但也算佛说的一份浅“缘”吧,是否皈依,还得看缘深缘浅。也许,像和菜头一样,做一个佛教爱好者也挺好,让自己的灵魂有所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