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让孩子心悦诚服】
作者: 杨杰
分享:第二章无条件的爱孩子中的后面5个点。
01 小孩儿都是行动派。
小孩儿天生是行动派,他们不会向我们多说什么,会直接用行动来表示。
他们感觉到温暖、愉悦轻松,就会做得更多更好。他们感到反感和排斥,也会用行动来表达。
想要识别他们的行为并不容易,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连续观察并保持敏锐。如果能在微小的动作中捕捉到信息,就能看到他们积极的反应。
02 等主动性主动浮现。
发现孩子磨蹭、走神的时候,我们不防耐心观察,从容的等一等,相信孩子内心积极的力量,等孩子的主动性自然浮现。
沉默是在告诉对方:我相信你能做好。孩子能感受到我们的忍耐和期待,就会主动改变自己。前提是保持平静的状态。
如果大人急躁,孩子会更关心父母会不会发火,自己会不会被责备,就会停下来做事,要么反抗,要么防御。
03 懂得“自夸”,远离炫耀。
看似简单的题,孩子做出来了,就会“自吹自擂”:你看我聪明吧。我们怕孩子骄傲,觉得应该要谦卑,会不太愿意说出表扬孩子的话。
其实孩子之所以那样说,是为了表达他们完成一道题的好心情,和因为他们捕捉到了做题的积极体验。
如果我们总以谦卑的理由压制孩子的表达,就是在教孩子否定自己。孩子应该要懂得欣赏自己的成功,并自我激励,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自我肯定是鼓励自己,而不是夸奖出来博得羡慕。父母要掌握一个尺度,警惕孩子“自夸”变成炫耀。允许孩子自夸,而不鼓励炫耀。
04 被尊重的孩子胆更大。
孩子胆小的背后通常都隐藏着恐惧,这种感觉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轻视和父母内心的恐惧。
父母忽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会直接伤害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孩子会觉得自己无足轻重,在人前显得胆小拘谨。会觉得别人好自己不好。
父母内心害怕孩子无法成才,会促使家长过度防御,因此会表现过度,一点小事就愤怒。导致孩子总看父母脸色,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
如果我们接纳、重视孩子,孩子会感觉到大家都喜欢他,和大人在一起很快乐。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会很容易融入其他群体。
05 孩子“偷钱”怎么办?
孩子偶尔拿了大人的钱,并不等于变坏。其实孩子最想要的不是东西本身,而是想自己买。当然,如果拿的次数比较多则是另一回事。
但是我们并不鼓励孩子偷偷拿钱,无论如何这都是不妥当的。发现以后一定要严肃教育孩子,让孩子有基本的是非观念。
当孩子渴望驾驭金钱时,就是理财教育的好时机。可以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了解等值观念、如何赚钱等。教育孩子财富要自己创造。
父母无条件的爱孩子,对孩子好,世界便对孩子好,这是一个人的终身财富,也是亲人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