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乡镇干部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既是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也是联系群众的纽带桥梁。干部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基层治理效能,昂扬的精神风貌也深刻塑造着乡村文明得底色。新时代赋予乡镇干部新的使命,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才能真正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在广袤田野上书写为民服务的时代答卷。
以“我将无我”的境界筑牢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念是力量的源泉。乡镇干部身处基层的最前沿,面对的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务,服务的是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群众。这不仅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把小事当大事干”的政治自觉,更是对我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意志考验。在疫情防控、防台救灾等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更要以“逆行者”的姿态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以“亲力亲为”的姿态践行初心使命。基层工作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练就“脚上沾泥、手上沾灰”的实干本领,在乡音村话中熟悉村落村情。在走村入户时,认真倾听群众对生活生产的真切诉求,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在自身岗位上,认真落实好每一项政策文件的要求,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熟能生巧”,争做一名复合型干部人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培育文明乡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镇干部应当成为文明乡风的引领者。如今,大力实行通过“最美庭院”“文明红黑榜”等评选,让精神文明实践成为新时尚,推崇“法治社会”观念,持续深入开展普法禁毒教育等,让这种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走入寻常百姓家,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想引导,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行动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乡镇干部的模范先锋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每个环节都需要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伟业,我们必将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