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豪苏轼一生极为坎坷,为政期间仕途受挫,多次起起落落,又先后与发妻、糟糠、红颜知己绝别,感情生活终至老无所依,令人唏嘘。然而正是这波诡云谲的人生经历,给予了诗人充沛的灵感,为后世留下了大约四千多首不朽名篇,这些诗词大气豪放、变化万端,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说到苏轼的名篇,不得不提那首著名的《江城子.记梦》,这是苏轼为发妻王弗所作。
苏轼18岁那年娶小其2岁的王弗为妻,王弗年轻貌美,知书达礼,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夫妻琴瑟和谐,恩爱有加。苏轼为人旷达,是个粗线条的汉子,待人接物难免有疏漏,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故有"幕后听言"的故事。
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是不折不扣的"红袖添香"。可惜天不假年,11年后,年仅27岁的王弗不幸病逝。苏轼痛不欲生,将爱妻葬于母亲坟旁,并在附近山头亲手种植3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十年后一个夜晚,苏轼梦见亡妻,潸然泪下,提笔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弗去世3年后,苏轼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她性情温顺,对苏轼崇拜有加,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岁月。在苏轼的宦海沉浮中与之同甘共苦,二人风风雨雨一起生活了25年,历经坎坷与繁华。她将苏轼和王弗所生的儿子视同己出,爱护备至。
王闰之去世时46岁,苏轼痛断肝肠,深情地写下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
我曰归哉, 行返丘园。
曾不少须, 弃我而先。
孰迎我门,孰馈我田。
已矣奈何,泪尽目干。
旅殡国门, 我实少恩。
惟有同穴, 尚蹈此言。
呜呼哀哉!
八年后苏轼去世,其弟苏辙将兄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苏轼的"惟有同穴"的愿望。
除此外,苏轼还有一位红颜知己――如夫人王朝云,艺姬出身,长相清秀俏丽、轻盈曼舞,天资聪慧、极具灵性。
苏轼最困顿时先后被贬惠州、黄州等地,王朝云一直陪伴左右,布衣荆钗,悉心为苏轼料理生活起居。
她用黄州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炖,烘制出香糯滑软,肥而不腻的肉块,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东坡肉"。
苏轼一生写给王朝云的诗文最多,如那首非常著名的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到惠阳的第三年,朝云染瘟疫不幸亡故,年仅34岁。此后,苏轼的人生履历中就再没有留下过任何女子的痕迹,侍妾朝云竟成了东坡居士爱情的绝响。
苏轼一生多颠沛流离,所幸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遇见了三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一个是红袖添香的少年夫妻,一个是勤劳贤惠的糟糠之妻,一个是视为灵魂伴侣的红颜知己。
纵观其一生,有人说他将深情给了王弗,将肉体给了王闰之,将绝唱留给了王朝云。
斯人已矣,真爱不是罪。苏轼到底最爱谁?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这似乎是个无解的命题。三段感情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三个女子都在诗人心底镂刻下低回婉转的音符,所以才有了那些传唱千年的佳作。